聂毅翔先生,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计算科学与信息学博士(PhD)、美国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8年投资与证券从业经验。历任美国风暴通讯咨询公司高级项目经理,美国罗根斯通资本对冲基金公司交易员,美国期货交易监管委员会助理经济学家。鹏华基金国际业务部投资经理,中银国际证券投资主办人,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际业务副总监,天弘基金基金
“对市场的判断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对应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相对而言,我更愿意从长期角度来把握市场,因为从长期来看,任何短期的波动都会被长期的趋势所消化。”在此,鹏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鹏华沪深港互联网基金经理聂毅翔分享了他挖掘好基金背后的故事。
聂毅翔,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计算科学与信息学博士(PhD),后又攻读美国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师从诺奖得主尤金·法玛。2016年,拥有多年海外投资与证券从业经验的聂毅翔回到鹏华基金,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管理鹏华沪深港互联网股票基金。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27日,该基金成立满6个月总回报达20.31%(同期业绩基准为4.42%),年化收益达38.99%,在全市场209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五。
从计算机转行金融投资
“工作最重要的是‘热爱’。当你从事热爱的工作,就没有一天是工作。”
如果说“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聂毅翔每每谈及工作都会展现出笑容与笃定。
聂毅翔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计算科学与信息学博士(PhD)毕业后,曾在美国某知名企业工作,为NASA做项目咨询。然而,这份在旁人看来堪称完美的工作却没有留住他。出于对投资的热爱,聂毅翔离职了,转而攻读美国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放弃此前多年的积累重新出发,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可能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吧。”聂毅翔说。
人的一生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读MBA期间有句话对他影响很深:“只要从事你所热爱的工作,就没有一天是工作。”有个故事说,世界上最难的问题来自保安,人们常常在门口被保安拦下,并被要求回答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事实上,最难的还是“你是谁?”。聂毅翔喜欢学习、喜欢观察、喜欢新知识,喜欢投资研究,因为这个行业总是有新公司、新行业、新科技、新政策出现,需要人们去学习、研究和思考,这些“新”事物吸引着他投身其中,实现自我。
真正要出发的人,随时都会出发。而在自我实现的人生里,所到之处皆为风景。或许在人生的大格局中,把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自己天赋所长并热爱的领域,才是最好的投资。
师从诺贝尔奖得主
“理工科+金融”专业背景
“从计算机博士到基金经理,从海外投资到‘A+H’股投资。人生看起来走了弯路,而实际上沿途的风景都是宝贵财富。”
计算机博士的学习经历看起来与金融并无直接关联,但其对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令人一生受益。聂毅翔在全美金融专业排名第一的芝加哥大学攻读MBA期间,有幸师从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尤金·法玛,对投资观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在短期和长期投资的选择中,聂毅翔更偏好长期投资,就是因为“有效市场理论”表明,从长期来看,任何短期的波动都会被长期的趋势所消化。
不同学派思想的碰撞、融合也是他在芝大学习获得的宝贵财富。2017年诺奖得主塞勒的“行为经济学”课程为聂毅翔开启了行为学研究之门,比如,在股票投资中,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会选择卖出赚到钱的好股票,而保留亏损的股票,“劣币驱逐良币”最终仓里留下的全是差股票。虽然道理人人都懂,但很多人最后还是陷入这样的循环。表面上来看,“有效市场理论”和“行为经济学”在基础假设上相悖,但却帮助他更全面地理解市场、做好投资实践。“理工+金融”的教育背景为聂毅翔后来从事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MBA毕业后,聂毅翔先后在美国罗根斯通资本对冲基金公司担任交易经理、在美国期货交易监管委员会(CFTC)担任经济学家,前者的主动量化投资经历帮助他对市场驱动因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为后来的主动权益投资打下了基础;后者则让他在宏观分析框架构建上受益匪浅,投资不再只是个股、量化、微观,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石油、货币、非农、消费等对投资的影响,多维度、多角度来思考市场。
聂毅翔回国后一直在基金行业从事投资研究工作,2016年再次回到鹏华基金。他坦言,从计算机博士到基金经理,从海外投资到‘A+H’股投资,这中间经历了很多,也走了一些弯路,因此每次校招面试时,他还会很羡慕现在的小朋友在职业生涯开端就知道自己热爱什么。然而,只要每一段经历都积极对待、有所收获,而不是消极地错过沿途风景,那么所有的经历都是宝贵财富,人生便没有什么弯路。这一段看似“曲折”的经历,为聂毅翔后来的投资生涯积累了宝贵财富。
投资源于生活
最好的调研来自对生活的观察
“未来已在我们身边,只不过不是均匀分布的。”
聂毅翔喜欢与不同的人交流,换位思考,避免把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认为是所有人的观点。基金经理需要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年轻的心态,从而能够敏锐地发现生活的变化。聂毅翔很喜欢一位美国作家William Gibson说的话:“The Future Is Here,It’s Just Not Evenly Distributed (未来已在我们身边,只不过不是均匀分布的)”,做好投资就是要不断观察与思考社会经济、生活与科技的发展趋势,从而更早更好地捕捉投资机会。
投资源于生活,最好的调研来自对生活的观察。聂毅翔提到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举过的一个例子:“以前我们去KFC要番茄酱,服务员会很小心地只给你一袋;而现在你再去要,他们会给你一大把。这从微观上反映了95后的消费观,社会已从紧缺经济走向富裕经济。再比如,以前大部分企业都专注于使生产更有效率,从而出现生产过剩,进而导致经济危机。而现在,各种共享经济的模式创新正在使消费变得更加有效率,‘柔性生产+智能制造+物流’使得库存大大下降,这是从供给不足到需求不足的经济演变。《得到》中说,世界是平的也是碎的,“平”是因为大公司的龙头效应,例如腾讯等,拥有流量便拥有了议价权;“碎”是因为长尾效应,再小的品牌也有属于自己的粉丝。所以在三四线城市开拓、品牌下沉的过程中,我们更看好品牌企业,因为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这些城市居民对品牌的认知和对高性价比产品的追求会迅速和一线城市拉平,从而将大量淘汰那些无品牌或者品质差的产品与企业。”
好的基金经理需要不断学习、倾听、观察和思考,判断社会经济、商业模式、科技创新等未来发展方向,他们在解决用户痛点、快速创新迭代、不断优化等方面如何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哪些公司符合这些方向?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长期持续创造价值,与这样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公司一起成长而获得的红利才是最丰厚的。这是聂毅翔在投资上最为看重、也是最希望为投资者获取的收益。
未来,聂毅翔看好新能源、医药、电子、高品质消费等细分行业,希望挖出其中的大黑马,为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和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长期红利。
GARP策略:
个股挖掘、长期持有、风格稳健
“最好的投资策略是与公司共成长,唯有‘成长’才能穿越牛熊。”
可能是理工男喜欢“拆东西”的缘故,聂毅翔认为对投资策略也可以进行数据拆分,看看收益的来源到底是什么。聂毅翔归纳了一个策略公式——“收益=择时(仓位选择/趋势判断)+配置(行业轮动/组合构建)+选股+运气”。没有最好的策略,只有你最擅长驾驭的策略。前段时间看《军师联盟》让他心有感触:“剧中有两种人,一种人不断在揣摩圣意,这是最难的;另一种人则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市场就好比‘圣意’,我们需要敬畏市场,对无法把握的部分做到控制好风险,对自己可以把握的则努力做到最好。”
“但很多人也会因此自我设限,在原有的能力圈内固步自封。我觉得在基金经理的成长过程很难的一点就是需要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以及怎样去拓展边界。投资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自我肯定又自我否定再自我修正、不断拓展能力边界的职业。有失误不可怕,但要从失误中反思,这样下次当类似的情况出现时,才能做得更好。”
做投资也是做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风格。当“局部最优”PK“全局最优”时,聂毅翔更看重后者。他将自己的投资风格总结为基本面选股,同时融合“GARP”策略(即“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类似“成长&价值”。作为长期投资的拥趸,聂毅翔积极寻找那些盈利增长能力强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同时也希望投资者能够将钱放长远,去分享经济发展和符合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长期红利,少做短期博弈;投资过程中不过分关注一时的涨跌,优质公司即使短期承受压力,也具备一定的抗跌属性,待市场回归时便能释放盈利增长。“最好的投资策略是找到有优质增长潜力的公司,与公司共成长,唯有‘成长’才能穿越牛熊。”聂毅翔说。
港股投资:
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是基础
“A+H”发挥平台优势
“长期以来,港股都是‘全球的资金面、中国的基本面’。深刻理解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是做好港股投资的基础。”
2016年是近年来港股的分水岭。在2016年港股开启本轮上涨之前,香港市场一直是“市场普遍认同港股便宜”与“港股长期以来难以上涨”并存的老大难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经济基本面尚未触底,英文叫做“don’t catch a falling knife”,即不要在下跌时接飞刀。
长期以来,港股都是“全球的资金面、中国的基本面”。 深刻理解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是做好投资的基础。首先,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已处于L型底部。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一种新常态,微观盈利的状况要明显好于宏观需求的波动,“宏观平稳,微观改善”的趋势仍将延续,优势企业的集中度不断上升。受益于经济持续复苏,优势企业盈利改善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盈利增速重回双位数,成为本轮港股上涨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从全球的资金面角度来看,作为估值洼地,“增量资金”也有望为港股市场带来估值修复和流动性溢价。横向上看,香港市场估值水平仍大幅低于美、日、欧等主要市场,已是全球最后一个主要的估值洼地;纵向上看,港股经历本轮上涨后仍然只是处于长期历史的中位水平。随着全球经济全面复苏,日本和欧洲等估值洼地都已先后上涨,全球资金风险偏好上升,资金投资意愿增强,香港作为目前全球最后一个主要的估值洼地必然引起资金的关注,吸引全球资金流入。随着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越来越完善,内地资金南下为港股注入“活水”也有望推升港股估值进一步抬升。随着未来A/H溢价指数继续下降,将更加考验投资者的投资能力。
聂毅翔提醒,在港股投资中应警惕不要将A股、港股割裂开来研究,或将港股当成一个特殊的市场孤立对待,而应建立“A+H”综合研究体系,做到扎根中国与全球视野。随着两地不断融合,未来投资者将面对一个整合的中国股票市场,在互联互通机制下,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将逐渐融合,内地机构投资者将面对一个更大的、整合化的中国股票市场:“首先,相比香港市场的海外投资者,我们必须发扬本土优势,即我们中国的机构投资者相比绝大多数欧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机会理解得更深入,对公司的基本面看得更透,调研跟踪得也更紧。这是我们中国投资者相比海外投资者最大的优势。另外,相比A股,投资港股还需要有全球视野,才能站在全球配置的角度来看香港市场的投资机会。在个股层面,我们也需要学习,和海外投资者一样用全球投资的视角进行跨市场的公司比较。如何做到和做好扎根中国与全球视野相结合是对投研能力的最大挑战。”
聂毅翔认为,未来的趋势将是在互联互通机制下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的逐渐融合,我们将面对一个更大的、整合的中国股票市场。目前A股总市值50多万亿,港股总市值20多万亿,加起来接近80万亿,是欧元区市场的两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未来大有作为。聂毅翔坚定看好未来几年中国基本面的发展,港股作为“全球最后一个主要估值洼地、企业盈利基本面不断改善、增量资金持续流入”的市场,短期或有波动,但长期保持乐观判断。
鹏华基金研究部是市场上较早一批引入港股研究和投资人才的公募基金,现已建立“A+H”的研究体系,通过“团队融合”、“考核融合”、“投研融合”,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在扎根中国的基础上注重建立全球视野,挖掘投资机会,而鹏华沪深港互联网股票基金则正是这个平台的果实之一。
阿希尔·曼宁在公司介绍其对区块链技术的看法。本报记者毛黎摄今日视点比特币价格从去年5月的2000美元到年底近20000美元,再到今年5月的8000多美元,短短一年中大幅涨落吸引了全球众多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