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三类股东清理催热“解包还原”业务

2017-11-02 08:30:5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2016年4月市场消息称,拟申报IPO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股东中有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的,按照证监会要求,必须在申报前清理。此后,关于清理“三类股东”消息不断。虽然至今证监会尚未出台具体指导意见,但在IPO实务和保荐人培训中,已经可以确定,证监会对“三类股东”持股的公司IPO比较谨慎。

报价相差太大

新三板行业内一位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其实“解包还原”业务没有什么难度,无非是将三类资产计划打开,再重新包装成符合要求的样子入股。但现在主要问题是监管部门没有具体指导,如何解包,才能符合IPO要求,这是大家想知道的。

“刚开始扩容时新三板有一个乱象是,入场资金特别多,但资金来源非常复杂,不好追根究底,解包后,这些资金还要不要留下了,怎么安排,IPO审核时会追究到哪一步。”这位人士补充。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因为提供的方案不同,机构对于“解包还原”业务的报价也相差十万八千里,“有的说只要给个过桥资金的利息就行,有的报了七八十万,这种事也没有定数,就看公司认不认了。”前述江苏地区新三板挂牌公司董秘说。

上述海通证券投行部门人士则告诉《金证券》记者,因为一些公司急于清理“三类股东”,行业里还出现了机构欺诈新三板挂牌公司的现象。他提醒,在明确指导出来之前,公司还是要多听听专业的意见,明确自己的“三类股东”风险到底处于什么阶段。

需要提及的是,今年以来,已有17家新三板公司A股IPO过会,目前在排队的则达到15家左右。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