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九成财险公司仅靠两成市场份额生存

2017-11-02 07:30:5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进入2017年,截止目前,保监会新批众惠相互、中远海自保和汇友互助三家财险公司,中远海自保作为内地第三家国有大型企业自保公司,自2017年4月份取得8.21万元保费收入开始,5个月时间共实现3542.73万元保费收入。

“新鲜血液”的力量

严格来说,纯粹只是改个名字的保险公司,并不能算作是“新鲜血液”,比如上文提到的华信财产改名富德财产、民安保险改名亚太财险,有趣的是,改完名后的两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都实现了一定量级的提升。

以富德财产为例,2013年保费收入1568.35万元,同比华信财产2012年保费收入增加2504.29%。即便在有完整年份的保费数据对比中,富德财产也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的增速为215.53%、99.20%、85.28%,2016年保费收入1.83亿元,成功破亿。

民安保险改名亚太财险后,同比增速由民安保险的-13.33%变成亚太保险的18.81%。

另外三家改名的险企均来自外资,激烈的竞争阻挡不住外资险企的热情。2014年安盛保险收购本土天平车险成立安盛太平,保费收入同比并购前增长了32.19%;2015年瑞再集团收购太阳联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却下滑了12.97%;2016年安达保险收购丘博保险,当期的保费收入增长了127.08%。

新增24家险企中,2016年新增的8家没有完整的年份数据。从今年已发布的保费数据做月份对比,前八个月,除去海峡金桥、建信财产还没有对比数据外,以去年首次产生保费数据的月份至2016年底为统计时间段,前海联合今年7月份和8月份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110.2万元,同比增长2875.34%,排其余6家险企首位。

从新增保险公司次年的原保费收入数据来看,北部湾财产、众安财产、泰康在线取得前三甲。各自进入市场的第二年,三家保险公司取得的保费收入分别为9112.73万元、7940.97万元、6748.99万元,在当年均有不错的排名,以泰康在线为例,2016年的保费收入超过了同期近四成的财险公司。

众多新增保险公司中,大型国企的自保公司格外引人注目。

2013年是内地大型国企自保公司零的突破的一年,2013年12月24日,保监会批准内地首家自保公司—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其注册地在新疆克拉玛依。2014年,中石油专属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232.51万元,2015年实现保费收入4153.95万元,同比增长237.03%。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