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多路资本蜂拥抢食上市公司信用贷

2017-10-28 07:30:5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因竞争明显加剧,不少资金方在资金利率上开打价格战。”华中某投资公司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以他们公司为例,因为是自有资金,所以单笔额度最高可放到10亿元,比银行通常不超过1个亿优势明显。利率方面已经降了不少,之前须月息两分(折合年利率24%),目前可根据金额大小放低至15%到20%。

一位城商行人士透露,加上居间等各种费用,银行投放的信用贷利率成本在8%到9%左右,“这个利率水平虽比之前并无太大变化,但临近年底资金成本会上涨,我们这个没上涨就算变相‘降价’。”

相比银行和民资,券商资管渠道的资金成本是“中档货”,但也比以前有小幅下调。胡明透露,此前他操作过的信用贷年化利率多在15%左右,“这个月有所下调,明保的可以做到11%,暗保可以做到12%至13%。”

此外,一些民营资本在放款速度上与银行等渠道展开厮杀。王文在推介业务时,重点说明的就是放款速度。他告诉记者,公司最快可在10天放款,“银行审批较难,从立项到放款最少需要一个月以上。我们拼不过利率,就拼速度。”

不过,在胡明看来,所谓的10天放款并不靠谱,“即使大股东配合、各环节顺畅,通常需两三周。现在一个月左右放款算是正常速度。”

“上市公司信用贷虽然操作比较简单,通常不需要抵质押等增信措施,但出于资金安全考虑,不管是民营资本还是银行资金,都会经过详细缜密的尽调才会放款。”胡明说,部分上市公司会涉及配合发公告甚至召开股东大会等,流程漫长,这也是近期许多资本杀入信用贷领域后发现低于预期的原因之一。

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是否公告担保事项,上市公司信用贷可分为明保和暗保两种。由于明保有公告的增信措施,所以往往借款利率会比暗保低。不过,对于民间资金来说,虽然愿意出公告的上市公司往往质地优良,但其愿意接受的利息成本也较低,所以部分民资更愿意接暗保的单子。

“暗保业务风险大一些,是自有资金还好,若是以资管产品募资给上市公司提供信用贷,一旦借款方不能及时还款,就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纠纷问题。”前述投资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暗保不需公告,所以市场上总的业务金额无法准确统计,隐藏的风险也难以预估,“随着各路资金加入信用贷市场,激烈竞争下风险容易积聚,不容忽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