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从IPO暂缓表决看“三类股东”:清理成共识政策需等待

2017-10-27 16:00:5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相比博拉网络,奥飞数据解决“三类股东”的举措更为积极:公司在2016年8月至10月便通过全国股转系统进行了11次股权转让,将契约型私募股权基金所持410万股股份转让给相同结构的合伙企业及自然人。在主动清理完“三类股东”之后,奥飞数据在今年10月16日完成了预披露材料更新并入围发审会。

耐人寻味的是,同是携带“三类股东”的海容冷链和海纳生物尽管在2016年2月便获得发审委反馈,但其审核进度至今未有明显变化;另一家新三板企业聚利科技尽管尚未安排过会,但其在申报招股书16个月之后,于今年9月15日也清理了“三类股东”,不足一月便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

郭志强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记者表示,目前解决“三类股东”问题的方向是没错的,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三类股东”都能解决:“监管层对于IPO企业‘三类股东’的态度可能是先解决容易解决的,并不是按照排队先后顺序来解决,还要根据产生的具体缘由区别对待。”他指出此前也存在过企业携带“三类股东”过会,这些“三类股东”背后的出资人特别少,股权结构清晰可见。

不过他也表示,从两家公司暂缓表决的结果来看,“三类股东”问题某种程度上确实成为了过会的障碍,但并不是唯一障碍,审查“三类股东”只是在整个审核流程中增加了一个环节,不代表清理了“三类股东”就必然过会。

或以新老划断方式审查可行性?

随着“三类股东”问题的发酵,受到影响的已经不仅仅是新三板企业的IPO进程。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曾公开表示,在“三类股东”最火的2015年新三板市场融资总额超1300亿,“三类股东”贡献了超过20%,此后便一路下滑,从2016年参与定增不足10%降到2017年的7.64%。

郭志强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今年以来新成立的“三类股东”可能只有个位数,目前只有那些两三年内暂无IPO计划又有融资意向的企业,在事先约定好回购计划的前提下,才可能考虑引入“三类股东”。

专注于拟IPO投资的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黄廷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三类股东”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投资机构对带有“三类股东”性质公司的投资,拟IPO企业也会拒绝“三类股东”性质投资机构参与定增,此外由于难控制新进股东身份,企业做市意愿也受到了影响,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