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民营资本PPP参与度缘何下降?

2017-10-27 07:20:5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今年上半年财政部PPP项目民营资本的参与率仅为47%,远低于民营资本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的比重。这跟政府认为与民营资本合作风险较大,对民营资本设立较高的门槛有关;也跟部分民营资本对收益率要求过高,不愿参与公益性PPP项目有关;也跟一些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专业能力不足有关。

当前全国PPP项目建设已经驶入快车道,项目数、投资额双井喷。但民营资本依旧面临着市场的公平准入和政府守信问题,民营资本的参与率、进入率还有待继续提高。

上海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表示,现在凡是有保障、有盈利的好的PPP项目,民营资本取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另外,PPP的投资周期一般要长于公共部门的任职周期,所以民营资本对政府部门“新人不认旧账”的情况还很担忧。

三大因素导致

民营企业参与度下降

专家认为,当前PPP项目的合作模式和采购模式的限制、金融支持政策难以落实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是导致民营企业参与度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

当前PPP项目的合作模式和采购方式强调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的整合和投资能力考察先行,使得整体资信能力偏弱的民营企业在竞争的时候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资本实力较强、业务领域大而全的国有企业具备了参与PPP项目的天然优势。

目前对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并没有改善民营企业整体的融资条件,民营企业尤其是非上市民营企业在没有外部增信的条件下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大量金融资源实际上被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所获得,在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上的劣势制约了民营企业持续参与PPP项目的能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民营企业的报价水平位于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之间,但在融资成本显著高于上述二者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盈利空间弱于其竞争对手,长此以往显然会影响民营企业持续参与PPP项目的动力和信心。

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这主要表现为地方国有企业通过跨层级或跨区域投资大量参与PPP项目,其中作为竞争性行业的地方建筑类国企充当了向社会资本转型的急先锋。

自2014年新一轮PPP实践以来,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资本”取代了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私营资本(Private)”,成为PPP市场供给端的主体。在社会资本中,央企、地方国企代表公有制经济体和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体展开竞争。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