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的最新研究称,在美国整个行业中,发现在自动化的促使下,劳动时间减少了约0.5%至1.5%。根据相关案例预测,美国2025年增长生产率中的1.61%将由人工智能贡献,比1995-2004年高出11个基点。
近年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急剧增加,尤其是云平台对人工智能相关人才进行了大量投入,自2014年以来,谷歌、亚马逊、微软和Salesforce共进行了17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收购。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的唐涛表示,目前,全球正处于人工智能平台的早期阶段,未来应用程序、工具和服务驱动者(enabler)会爆炸式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5年,人工智能机器人每年为17个国家的GDP增长贡献0.4个百分点。人工智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部分取代操作工人的案例比比皆是。日本的保险公司在2017年引入IBM的人工智能系统代替34名白领。根据日本媒体报道,在此项目中,斥资170万美元引入IBM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随后每年的维持费用约为12.8万美元。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系统,该公司将在未来每年节约110万美元的开支,这意味着此项投资两年后即可收回成本。
人工智能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会增添一些“烦恼”。据报道,在美国,最近几年金融行业的交易员减少了10%至20%。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金融相融合的金融科技企业“在纽约一个接一个出现”。印度南部古都迈索尔大型IT服务企业印孚瑟斯技术(Infosys)主营的客服中心业务,被能够识别语音的人工智能系统所取代,系统开发也有人工智能参与其中。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公司19万员工中的约5%,相当于8000人以上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复存在。而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与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49%的工作。
当然,人工智能在削减人类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职业。例如,为满足客户需求需要修改人工智能程序的人员,还有数据分析加工人员,诸如这样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多。
埃森哲大中华区信息技术服务总裁陈笑冰表示:“人工智能将改变中国各行业的未来。要想充分发挥它的潜力,企业领导者需要将人工智能纳入到其发展战略中,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调整公司结构以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并更为创新地思考其运营和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