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共享充电宝拼到中场:有“电”的狂奔 没“电”的退场

2017-10-17 07:17:5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此前有业界说法称行业洗牌已经开始。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共享充电宝是重资产行业,现在来电、街店、小电把一些流量大的线下场景都抢占了,其他玩家很难再进来,留给后来者的优质线下资源有限。但记者观察到,直到9月份,依然还有新的玩家入局。

在任牧看来,“头半年大家都在拼速度,之后就是考验技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建筑壁垒的重要手段,而这也加快了行业汰弱留强的步伐。

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9月底,与共享充电宝相关的知识产权诉讼已经发生了45起之多。其中,以深圳来电科技为起诉方的案例最为典型。从去年开始,深圳来电科技已经发起多项专利侵权诉讼,包括深圳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友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竞争对手都相继成为被告。

据悉,自2017年3月起,来电就6项相关专利技术对街电发起了累计30件诉讼,涉及赔偿金额超过6600万元。据来电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的数据,目前含海外专利在内,来电已经申请了85件专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专利诉讼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云充吧曾经属于第一阵营,但是由于此前的专利侵权诉讼,让其错过了今年这一波风口。”任牧说。

任牧认为,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四个维度:第一是核心专利和核心技术;第二是供应链的支撑;第三是渠道的铺设速度和线下运营能力;第四是融资和其他资源的获取能力。“现在行业处于‘浪淘沙’阶段,考验各位玩家的综合能力。第四季度到明年之前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是这个时候很多小玩家可能已经没有机会参与了。”任牧说。

新场景之争

不想陷入手机没电的恐慌中,共享充电宝正是利用当下人们依赖智能手机的心理,迅速席卷市场。有分析人士认为,充电宝之争归根结底是场景之争,谁能掌握最多的点位,掌握核心商户,最后才能“剩”者为王。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