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我国环保企业加速走出去

2017-10-16 07:12:5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抱团出海”扩大规模降低风险

“承揽国际项目能力不足,企业国际化基础薄弱,信息不畅沟通渠道少,缺乏配套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机制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国环保产业‘走出去’还没有形成规模。”石峰说。

“蛋糕很大,但能吃到嘴里的风险也很大。”肖琼认为,有五大要素是中国环保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需要重点、谨慎考虑的:一是外交因素;二是地缘政治,包括政局稳定和文化差异等;三是政策、标准,包括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的健全度以及标准的差异度等;四是环保项目面临的邻避问题;五是PPP项目的融资来源、资金保障等。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会秘书、副总裁房勇此前也告诉记者,一方面,由于法律、项目标准、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海外项目在一定程度存在法律制度、政府付费履约、项目建设等风险;另一方面,复杂的国际环境、汇率变化等因素,也会造成项目在收益方面的风险。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张洁清介绍指出,今年5月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均与环保企业走出去息息相关。两个文件指明了中国在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方面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文件特别指出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挥多元力量做绿色“一带一路”,既要有政府的引导,更需要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履行社会责任。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必要采用大型企业集团合作的‘抱团出海’模式。环保企业可通过组成多元化的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降低走出去的风险,实现合作共赢。” 房勇说,在国家政策方面,则可以充分借助亚投行、丝路基金、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机构的力量,支持“一带一路”重大环保项目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