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破千亿 高增长背后隐忧仍存

2017-10-11 07:03:5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随着建厂数量越来越多,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但工艺技术往前发展却越来越难;同时,设备、材料价格波动也越来越大。到2020年,产业需要30万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另外,还时常面临海外的技术壁垒。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集成电路处处长任爱光表示,国产芯片制造业近年来有所进步,但两个问题未变,一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二是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有待提升。

而在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看来,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长期以“代工”为主要发展模式,对设计能力过分依赖,对产品缺乏深入理解,大多还停留在被动的服务层面。“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结构性缺陷已经逐步显现,以代工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否还适应中国的发展值得商榷。”

集成电路设备与材料也是制约芯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在专家看来,国产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虽然国内掀起了晶圆生产线建设大潮,但大多数订单都被国际装备企业瓜分。

国内半导体专业研究机构芯谋研究的分析师王笑龙表示,因缺乏进入生产线试用验证的机会,本土企业难以成为制造企业的首选供应商。

大力发展IDM模式正当其时

美国、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证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一定要有强大的芯片制造业。与之相对应,近年来欧盟、日本在集成电路产业上日渐式微,也证明没有强大的芯片制造业支撑不行。

“集成电路产业要想大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晶圆制造能力”。任爱光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一要更加注重开放发展,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体系中;二要更加注重创新发展,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三要更加注重聚焦发展。

魏少军认为,大力发展集成器件制造(IDM)模式正当其时。从“以代工为中心”向“以产品为中心”的转变是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品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从本质上说,集成电路产业还是制造业,而制造业的核心在于供应链。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表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首先要降低成本,供应链的保障非常重要;其次,产业链要走在前面,这才是健康的产业生态。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国产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产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较于其他地区,中国本土晶圆代工企业在产能及制造技术上还有很多提升空间。”陈卫表示,国产芯片制造业要聚焦全球市场与热点应用,发展差异化特色工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