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非标意见“击中”逾百份年报 两公司事后更换审计机构

2017-10-10 07:44:5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该合伙人指出,一般情况下,审计机构服务上市公司年限在5年-10年不等。如果非因会计所合并重组、业务团队调整等被动换审及上市公司本身发生重组、借壳等事项引发换审外,上市公司多次主动换审值得警惕。

回顾近些年频繁更换会计所的上市公司,已有部分公司曝出巨大的财务危机。此前曝出巨额债务危机的*ST超日,就曾两次更换审计机构。

“相对两次更换审计机构的上市公司来说,连续三次更换审计机构的上市公司更应该小心。”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一合伙人指出,多次换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上市公司经营和财务风险较大,超过一些审计机构的风险承受范围,于是自动请辞;其次则是上市公司涉嫌购买审计意见,主动换审。

比如,涉及造假上市的绿大地自2007年12月上市至2011年更换了三家审计机构。2008年10月,绿大地改聘中和正信替代鹏城所;2009年11月,绿大地将中和正信换为中审亚太;2011年1月,绿大地上市后第三次更换审计机构,将中审亚太改成中准。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一教授指出,部分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欲选择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目的或是为了与审计机构串谋粉饰利润,掩盖亏损,防止触碰退市红线等。根据其统计分析,此类企业的后任会计师事务所86.6%出具的审计意见较之前更好。

审计师判断能力待提高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06年-2016年,会计师事务所发表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10.3%降到2008年6.95%、2010年5.5%、2014年3.66%、2016年3.34%。这些年份均无否定意见的出具。

分析发现,导致非标审计意见的原因,61.94%是持续经营问题,37.22%是担保、诉讼、审计范围受限以及监管或司法机构介入、关联方占用资金问题等。事实上,许多担保、诉讼以及审计范围受限及不确定事项等问题,也是持续经营问题所致。

2006年-2016年被证监会处以罚款、警告的上市公司共计107家。其中,证监会意见与审计意见不一致的公司有56家,占比接近50%。这显示出审计师的判断能力有待提高。这十年间,几乎每年有一半以上被证监会查处的财务舞弊公司,其审计报告未予揭示出来。2014年,10家公司因财务舞弊被证监会查处,其中只有两家公司的财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其余八家皆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一教授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称,通过与证监会的实际查处结果对比分析,近10年CPA的职业判断的准确性明显不够。部分注册会计师未严格保持应有职业谨慎,未遵循独立审计原则,未谨慎履行必要审计程序,未取得充分、适当审计证据。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