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效率效益方面看,铁路并不是一些专家所谓的低效。据2016《中国铁道年鉴》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12.09万公里(复线率53.4%),美国22.82公里(复线率66%),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不足美国的一半,复线率低于美国。
但是,通过数据分析,当年中国铁路货物发送量是美国的1.96倍、俄罗斯的2.44倍、印度的3.47倍;货物周转量与美国持平,比俄罗斯多1033.4亿吨公里,是印度的3.58倍;旅客周转量是美国的115.8倍、俄罗斯的9.28倍、日本的4.59倍,超印度1亿多人公里;客货运输换算密度是美国的2.66倍、日本的2.05倍,比俄罗斯多105万换算吨公里/公里,比印度多179万换算吨公里/公里。
不仅如此,近十年来,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物周转量、换算密度世界第一。中国铁路以占世界9%的铁路,完成世界近30%客货换算运输周转量。如果以美国铁路运输效率衡量,中国铁路是以10万多公里铁路承担了30万公里以上铁路任务量,等于中国少修10万公里铁路。按照每公里平均1亿元的造价计算,不仅为国家节省10 万亿元,还节约巨量土地等社会宝贵资源。
从经营效益看,铁总2016年总收入9074.48亿元,2017年将突破1万亿。按照铁路“十三五”规划,2020年铁总年总收入超过2万亿。从表面看,总收入与其总资产不匹配,净利润极低。但究其根本,铁总和其他国有企业却有特殊之处。
因为铁总(原铁道部)长期以来代表中央政府投资铁路基础建设、承担公益性运输,也就是铁路建设,名义上是国家投入,实际上绝大多数是需要铁路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途径进行。在此情况下,铁路建设不是按照企业效益最大化投入的,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建设投入的,并且还有严格市场价格管制。
很多投入效益,并不是体现在铁路,而是体现更多行业和地域,让全社会受益。根据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数据,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产出比例为1∶10,铁路有40%的投资通过材料费、人工费和人员费等形式用在当地消费上。这种宏观的收益,往往被舆论忽略,而一味指责铁路狭义的资产资本收益率低。
据统计,仅“十一五”“十二五”这十年,全国铁路职工(以210万人计),人均贡献资金超过600万元。如果以一个市场化程度高的中央企业衡量,就意味着这10年间,铁路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少收入至少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