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问题,曾运作过控制权转让交易并成功激活壳公司的北京某大型私募机构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控制权转让交易中,私募机构一直是主力军之一,如果自身没能力操盘上市公司,可以发挥资本运作方面的优势,更多依靠公司原高管团队。”
在控制权转让谈判时,双方进行了这样的约定:科融环境原高管团队留任两三年,负责上市公司发展;天津丰利发挥资本运作方面的优势,辅助上市公司发展;待平稳过渡后,再进行权力交接。
但是,在天津丰利入主后不久,科融环境遭遇原高管团队“离职潮”。仅去年10月,包括科融环境原董事长贾红生、总经理李贵蓉、财务负责人及副总经理彭育蓉被免职,毛凤丽接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样来自天津丰利的张永辉接任了财务负责人及副总经理,天津丰利全面介入科融环境的运营。
权力的交接没有带来“三把火”,反而使科融环境陷入业务停滞、业绩下滑的窘境,“造血”能力近乎枯竭,甚至沦落到卖楼为生的境地。在此背景下,科融环境今年7月收购永葆环保,计划对上市公司“输血”,但股权交割完成后因迟迟不交付收购款而于近日收到交易对方的律师函。
同时,天津丰利的控股股东丰利财富自身难保。王明告诉记者,丰利财富除股东之间深陷“内斗”漩涡外,基金管理规模也急剧缩水。“2015年还有30亿元管理规模,去年缩水至五六亿元,今年结构化产品基本清算完毕,加上新三板几只基金,只剩两三个亿的管理规模。”
壳买卖因何消化不良
去年以来,A股“壳买卖”如火如荼,70余家上市公司易主。新主的到来往往能为上市公司嫁接资金、资产等外部资源,促进上市公司发展,因此受到市场热捧。以万福生科为例,今年上半年联想控股旗下的佳沃集团入主并将其更名为“佳沃股份”后,帮助其恢复融资功能、完善治理结构、注入新资产,将其重新激活。
但是,天津丰利入主科融环境为何成了一场“双输”游戏?“从私募角度而言,除量力而行、找准定位以外,一定要从长计议,一开始就要对上市公司有一个长远的产业规划,不能只是为了取得控制权而取得控制权。”上述北京某大型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
而这样的长远规划恰恰是丰利财富所欠缺的。王明说:“2016年年初,我们管理的产品陆续到期,管理规模迅速缩水,新产品迟迟发不出来。在此背景下,毛凤丽提出控股一家A股上市公司、承接公司发展的想法。但至于拿到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后怎么办,我们当时都没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