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十一”之后 哪些保险产品将成为爆款?

2017-09-21 07:32:1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能让此前被险企和市场冷落的一些产品成为热门产品。比如定期寿险。由于该产品保费低、属于消费型产品,在原来主要依靠代理人渠道的情况下,卖方并不积极,消费者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满足。而现在,依托与互联网,这类产品实现逆袭,成为险企和消费者宠爱的对象。

“对于寿险公司而言,拉长产品期限,增加主险保障成本(如大力发展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将会是必然之举。”东北证券在其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

万能做主险

根据“134号文”规定,险企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或投连产品,市场上在售的此类产品也必须在10月1日之前停售。而万能险是对接人们理财需求的较好的工具,在此背景下,险企正在探索如何在符合监管规则的前提下,平衡好理财和保障的关系。

东北证券研报指出,与附加万能账户相比,万能险(主险)的特点在于,其保单的账户价值随着扣除初始费用后的保费、持续交费特别奖励、保单利息计入保单账户而增加;同时,随着保障成本的收取、保单账户价值的部分领取、年金的给付而减少。与附加万能账户基本不收取初始费用相比,万能险(主险)将根据期缴保费的数额、保单年度收取一定比例的初始费用,并且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危险保额及风险程度确定保障成本,减少保单账户价值。

十一大限之后,新的万能险将呈现怎样的特点?记者了解到,为结合理财和保障需求,部分险企开发了产品组合计划,主险为万能险,附加定期寿险、重大疾病保险、意外险等保障性产品。业内人士认为,这类产品符合监管政策规定,兼顾了理财和保障属性。但与此同时,这类产品的设计和条款比较复杂,也间接提高了销售门槛。

从收益性的角度考虑,符合新规的产品整体上也将呈现“保障高一些,收益率低一些”的特点,单纯从理财角度向客户推荐产品将难以行得通,不过,对于注重保障需求的人来说,新政的影响有限,甚至促使他们更深地认识到保险本质,从而利于全行业逐渐回到保险保障本源上来。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