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委共审核了115家公司的并购重组项目,3家公司取消审核,较去年同期下降逾三成。
进入年中,并购重组审核有所增加,6月并购重组审核数量突然增加到26家,为年内最高。不过随后有所回落,8月仅有13家并购重组上会,9月份至今只有3家上会,还有6家待表决。
在并购重组审核趋严的背景下,金利科技、松发股份、广东甘化等数十家公司纷纷宣告终止并购重组等重大事项。
尽管今年并购重组审核趋严,但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只有8家公司的并购重组被否,此外有64家公司无条件通过,43家有条件通过。根据统计,今年并购重组审核的通过率为93%,较去年有所提升。
从被否公司的情况来看,主要是由于标的资产的定价、盈利能力、跨界重组等。如金利科技,并购重组委认为,标的资产定价的公允性以及盈利预测的主要业绩指标缺乏合理依据。
对此,东部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并购重组标的资产盈利能力及持续性、业绩承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等依旧是审核的重点。
重组支付工具生变
自去年9月实施重组新规以来,今年监管层又陆续出台了再融资和减持等新规,这对并购市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2月17日,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对定增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管理。
为此,部分公司纷纷终止定增方案并转而发行可转债。如5月4日,水晶光电公告称,鉴于再融资政策法规、资本市场环境、融资时机等因素发生了诸多变化,公司决定终止定增计划。同时,公司宣布拟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亿元。
自重组新规面世以来,部分公司放弃定增购买资产转而采取现金收购的案例时有发生。如省广股份5月24日公告称,原筹划发行股份购买上海拓畅股权事宜,但综合考虑证券市场情况、公司业务整合计划等,现改为现金收购。此外,鲍斯股份、海能达、神思电子、宏图高科、新大陆、金贵银业等数十家公司也发布了现金收购的相关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证券业协会日前举行的保荐代表人系列培训会上,监管部门再度强调了对“绕道借壳”“轻资产跨界并购”从严监管的态度,鼓励上市公司开展产业并购。
6月初,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指出,目前90%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已经无需证监会审批。证监会系统正加速完善并购重组监管,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机制,包括改革定价机制,丰富要约收购履约保证方式,增加并购重组支付工具等。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并购重组新规的实施,本义并非对所有并购重组案例‘一刀切’式地收紧,而是有保有压,实际上鼓励上市公司开展行业整合或产业升级,遏制忽悠式和盲目跨界重组,体现出管理层对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持,对不合规重组从严监管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