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对机构投资带来冲击。一位华南大型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规拟自2017年10月1日施行,对新设的机构类货币市场基金,禁止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核算(否则应主要投资于高流动性资产);对存量机构类持有人占比较高的货币市场基金,下调组合久期、提高流动性资产比例要求;对货币市场基金设定比普通公募基金更为严格的流动性指标限制,包括细化对次高等级信用债的投资限制等。
“对于机构占比较高的基金而言,可能会出现投资难度加大、收益降低、规模增长放缓等影响,有可能部分定制客户会赎回。”上述基金人士说, “但不利影响不应被放大,特别对于定制货币基金来说,在新规下,定制方的大部分需求还是可以满足。”
“新规实施后,相信很多机构会尽量避免发起式基金产品的涉入量。因为机构介入基金或者认购的基金,是为了保障自己流动性安全,在赎回和申购的过程中尽量有利于自己的权益。”赵立松表示,“未来这一类产品发售可能会比较谨慎,集中在资本金比较充裕的大型公募基金。其他机构可能参与的热情减弱,而实际发售发起式基金的基金公司也会越来越少。
机构货基占比跌14%
其实,在新规影响尚未开始前,机构在开放式公募基金中的地位已开始下滑。
从2017年中报来看,上半年开放式基金机构持有人出现了新变化趋势。2017年上半年,与2016年末相比,机构投资者持有开放式基金份额和比例下降较为明显。
来自国金证券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共持有各类型开放式基金份额合计34819.64亿份(剔除成立未满一年的基金),占比为44.17%;个人投资者持有各类型开放式基金份额共44002.67亿份,占比为55.83%。与2016年末相比,机构投资者持有开放式基金份额下降较为明显,从2016年末的45269.11亿份降至目前的34819.64亿份,整体降幅为23.08%;从机构投资者占比上看,今年上半年持有开放式基金的比例与2016年末相比,也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由56.20%降至44.17%。
对此,赵立松表示,“今年上半年以来,固收类,特别是债券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熊市,所以参与的机构相对来说不是很多,介入资金也有进一步退出的可能。加上现在的新规,未来这一类市场的参与主体可能会更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