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40专项1172小项 分食近216亿(2)

2017-06-13 09:40:59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1078个项目由557家法人单位牵头承担,包括112所高等院校、225家科研院所和220家公司企业。其中高校承担了395个项目,同比降低1.8%。与去年相比,虽然在承担项目上有所减少,但是在获批经费上同比增加4.8%,达76.7亿元。以变化较大的农业科技领域为例,农业科技在高校的经费和项目投放上则增加了约15%。

对此,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应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和项目设置,因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的关键。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强农林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十分关键。高校应是基础研究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其投入,企业也应进一步介入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不过,在陈劲看来,本次重点研发项目对基础研究和农业科技领域的倾斜程度仍有上升空间。

而在李红军看来,今年农业科技领域变化较大的原因,除了国家对农业科研领域加大投入之外,项目申报在政策上的改变也是主要因素。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智能制造、粮食丰产提质增效、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逐步显示迅猛发展态势。但是要让有限的科研经费花在刀刃上,逐步完善经费管理制度也显得十分必要。

事实上,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政策的落地,我国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状况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些经费预算比之前有了大幅调整,项目负责人应该充分利用政策,做好项目预算。和2016年不告知项目经费概算不同,2017年度专业管理机构给项目负责人提供了该项目中央财政预算作为参考。因此在做预算的时候,一定要以此概算为依据,合情合理做好经费预算,可以避免在项目评审时大幅削减经费。”李红军建议。

在业内看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了包括预申报、预评审、答辩、上报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痕迹管理以及公示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不过,管理制度仍有待完善。 “国家应在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管理上下工夫,使支出做到透明且有法可依。另外,也应严格控制新增设备,提高仪器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有业内人士直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