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赵华林:大气污染治理要决心与魄力 更要智慧与耐心(4)

2017-05-18 12:01:5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能源在替代现有石油、煤炭等能源及节能环保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做好新能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重污染天气来源有重要意义。

环境质量改善不仅需要精准的目标导向,更需要有力的基础抓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要求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是新时期我国环境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央环保督查、垂直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环保部水、气、土三司的设立,昭示着我们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心。但是环境质量改善不仅需要精准的目标导向,更需要有力的基础抓手,不能片面理解以环境质量为中心。以环境质量为中心,核心是改善环境质量,抓手是过程监管。不能只考察结果而无过程约束,要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治理设施,强化管理升级换代,控制新增总量,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提升执法能力,使环境质量改善有抓手有步骤逐步推进。

雾霾治理:“治标”的同时也为“治本”留出时间,最终实现标本兼治

雾霾治理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在雾霾天气多发的当下,需从长计议,标本兼治。长远以治本为主,即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近期以治标为主,应对重污染天气,采取得当的应急措施使近期大气环境质量尽快改善,达到治标效果。如在天气条件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通过预警、限行、停产等措施精准发力,使短时间内PM2.5浓度下降,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缩短,覆盖范围缩小。

“治标”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有针对性的精准措施,在雾霾问题尚不能根本好转的情况下,减少雾霾对人民群众带来的身心健康问题,同时为“治本”留出时间,最终实现标本兼治。

提前预警机制:要用大局意识和胸怀气度消除公众误解

我国现阶段已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并已发布过大范围红色预警,在重污染天气当天进行紧急减排,如私车限行、企业停产等。这对缩短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减少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威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重污染天气预警机制均是针对重污染天气当天采取的行动,建议设立提前预警机制,即在可预见的重污染天气出现前2~3天开始采取应急预案,通过限行、停产等方式,提前减少污染物排放,使可预见的重污染天气不出现或者污染程度降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