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际话语权和
提升国内化工行业效益双管齐下
在国际市场定价方面专家表示,我国原油期货建设前期筹备已经较为成熟,呼吁适时推出上市。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认为,国际油价金融属性大幅增加,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国际油价波动性增强,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我国亟须在原油定价市场谋求更高的话语权,建议加快推进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交易中心。
俄罗斯争夺国际原油定价话语权困境值得借鉴。徽商期货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邵奇认为,多年来俄罗斯一直试图建立和布伦特原油形成竞争的原油期货市场,希望用卢布作为交易货币,但面临困难很多,其中一些问题也是中国市场正在面临的困难,比如中游管网公司还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网独立,上游供应商依旧高度垄断。俄罗斯油气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值得我国借鉴。
另外,专家建议加速推进石油垄断企业改革,提升我国化工产业国际竞争力。石油被称为“商品之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上游竞争的不充分,必然会普遍增加下游诸多行业的成本。
叶晗等专家认为,石油化工上游资源高度集中在极少数垄断企业手里,上游产业缺乏竞争,下游产业竞争却极为惨烈,主要是以民企为主的加工类企业。正因如此,上游垄断企业改革有必要加速推进,不仅涉及下游企业的生存成本问题,也关系到国家整个经济生产体系的效率能否得到持续优化。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