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刘士余炮轰市场乱象惹争议 喊话式监督效果显著(3)

2017-05-03 11:35:13    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一边是IPO“带病”加速发行,一边是退市制度的严重低效。《中国经济周刊》此前曾对退市制度梳理,自证监会2014年10月颁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以来,仅有3家上市公司退市。而2015年至今年3月已有500家以上的公司进行了IPO,是同期退市公司数量的183倍以上。

对此,市场人士郭施亮向记者分析说:“对于新股发行频率,更需要充分衡量市场的承受能力,新股发行节奏更应该根据市场环境进行合理调节,适度允许股市的赚钱效应存在,或更有利于市场投资活力的恢复。”

不过,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则认为,“IPO发行加速是推进实施注册制的前奏,至于带病企业发行上市,可能是为了让投资者提前适应注册制环境;当前的核准制有政府背书的作用在,注册制则是一级市场的完全放开,企业好坏需要投资者自己去判断,风险自己承担,行使‘用脚投票’的权利。”

对刘士余的评价为何严重对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一项《中国股市转折关头,你是否支持刘士余?》的网络调查中发现,从4月23日22点发起截至4月26日12点,不到三天有3812名网友参与投票。统计显示,支持刘士余的有1652名网友,占比43.4%;反对者有1496名网友,占比39.2%;不表态的有664名网友,占比17.4%。支持者虽略占上风,可见争议还是挺大的。

从事多年投资的股民王先生持中性观点,他向记者表示:“现在的证监会主席,又坐在了风口浪尖上。谁在这个岗位上都会挨骂。这里既有个人因素,更多是因为被一群赌徒裹挟。最后只有少数庄家是赢家。至于广大小散们,跟证监会主席一样,都处在悲剧中,区别在于,前者悲催,后者悲壮。”

当前对于刘士余的舆论为何如此截然不同呢?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看来,“刘士余自上任之后的一系列措施,诸如严加监管、强推退市制度、加快IPO常态化发行、控制再融资数量,这些从方向上都是正确的。从去年的3月份到今年的3月份,投资者拥护刘士余的声音是非常多的,批评的声音是非常少的。”

尹中立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但是进入4月份,质疑的声音越来越高,原因在于最近在一系列外界因素影响下股市出现下跌。股市一旦下跌,投资者对监管者的不满情绪就会上升。这在过去的历史中是不断重演的。比如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时,他治理股市的方式或方法和刘士余如出一辙。不管什么原因导致股市下跌,投资者都会把它归结为监管导致的。一旦下跌,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失,任何正确的措施和做法都会受到市场的挑刺和质疑,这是不奇怪的。”

为此,他建议,“投资者对监管者应有客观公正的立场,不能以市场的一时涨跌论英雄,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市场长治久安发展,是否有利于股票市场功能发挥为标准;如果以市场短期涨跌来评价监管者的功过是非,则会使市场盲目以短期效应为主而忽视了长期效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