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3日电(魏薇) 自从3月28日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开播,立刻掀起全民追剧潮。与此同时,周梅森这个名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周梅森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先后创作过《人间正道》、《绝对权力》、《国家公诉》等多部小说,《人民的名义》是周梅森沉寂8年之后又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除了是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周梅森还挂职出任过政府官员,下海经过商,从事过房地产、运输、证券投资等,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是大部分作家没有的。《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的股权纠纷案,正是以他亲身经历的一起股权纠纷案为原型,这起股权纠纷几乎将他2014年之前的积蓄全部清空。
不仅文学作品为人熟知,周梅森的名字也与中国资本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甚至被人称为股市“义士”。
早在1992年,周梅森就和作家苏童、沈乔生、矫健等人一起投身股市,他是江苏省最早的十个大户之一。虽在“股海”沉浮二十余年,但股票投资仅能算作他的副业,写作才是周梅森的最爱:“我现在所有的兴趣都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上”。
谈股权纠纷案
2014年,周梅森被卷入徐州一家地方银行的股权纠纷官司中,他表示自己数年前成为该银行隐名股东,不料被代持公司违规抵押,该公司资金链断裂后,代持的这部分股权也被银行查封。手持股权证的周梅森由此陷入一场股权纠纷官司当中,涉及金额高达4000万元。
这场官司也激发周梅森的创作灵感,终于将写写停停6年之久的小说成稿。
中新经纬客户端:大风厂股权纠纷是您亲身经历?
周梅森:说起这个事我就很愤怒,就像故事里写的一样,蔡成功未经股东同意就将股权质押出去了,代持公司把替我代持的股权质押出去。这件事几乎把我2014年之前的全部积蓄都掏空了。
如果不是我有切身体会,没法想象实体经济目前的乱象,尤其在某些地方非常严重。我就是被不诚信的、充满乱象的经济包裹,有着切肤之痛,所以我也将自己的一种痛苦移情到了郑西坡和这帮工人身上,带着深深的同情写郑西坡和工人的疼痛。我一直处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没有脱离社会生活,对当代国情和社会各阶层有着血肉联系。
中新经纬客户端:这段经历会专门写吗?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讲的是一个大中国的故事,大风厂仅仅是一个现象。股权纠纷是我人生中栽的一个很大的跟头,之后我会专门写写这段故事,写写人性深处,包括个别银行不讲信义,唯利是图,个别地方政府没有担当、缺乏责任心,一些民营企业主没有诚信、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这些我深有体会。我的商业体验、财经投资体验,现在还没正式写过。
谈股市投资
1992年,周梅森将自己11本书的稿费13万元全部投入股市,在早期的资本市场上挖到了第一桶金。
2005年,周梅森发表了三封信火遍中国。当年,中国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同年10月,金丰投资开始启动股改,作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的周梅森,对其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投反对票,为此他连写三封公开信:《作家周梅森致全国流通股股东的一封公开信》、《周梅森致非流通大股东并国资部门的公开信》和《周梅森致管理层的公开信》,因此被提名为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社会公益人物。
周梅森还身兼证券刊物《价值线》的编委,该刊物已连续三年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的价值排行榜”,周梅森是三届评委,代表的是个人投资者和中小股东。
中新经纬客户端:您也在炒股?
周梅森:我反对你们炒股的说法,我就是长期价值投资,我投股票就像存银行一样,一只股票持有好几年,一边承担投资的风险,一边享受投资带来的收益,分享企业发展的成功。
中新经纬客户端:看好哪类股票?
周梅森:比较看好行业龙头类股票。
中新经纬客户端:您作为一个投资者,给自己打多少分?
周梅森:作为一个投资者,我对自己的目标要求非常低,仅仅要求跑过通货膨胀、跑过银行存贷款利率就可以。我可以很骄傲说,我的投资收益率不亚于任何基金,我曾经三年时间投资利润率达100%,跑过了通货膨胀率。
我就是天生的风险厌恶者,我这辈子没用过杠杆,从来不会去用杠杆,从来不靠消息投资,因此不可能在证券市场出现大的后撤。
中新经纬客户端:您在2012年曾撰文建议暂停新股发行,如何看待现在新股IPO提速?
周梅森:当时有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发行新股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现在的市场开始由投机向投资转化,这两年从股灾之后,我们的股市开始明显好转,向价值投资市场转变。现在的股市很好,我真觉得挺不错,可以买点绩优股。
现在大量的股票上市,实际上已经接近于注册制,我不认为是件坏事。注册制是全世界的逻辑,管理者的权利太大不是件好事,市场就应该交给市场,太大的权利交给管理者所带来的麻烦,实际上会远远大于市场本身的风险。
中新经纬客户端:既是作家又是投资者,能否谈谈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周梅森:中国这个社会三十多年来充满机会,有这个机会不参与不傻么,有稿费放在家里或者存银行是不可能的。(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