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跨界集成创新项目难推广 验证示范环节无钱可用(2)

2017-03-28 17:59:36    半月谈  参与评论()人

但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学术内涵在早期已被揭示和公布,之后难以得到研发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许多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由于没有中试基地和资金,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难以产业化。

当科研机构求助于企业时,“由于需要承担创新风险,除极少数超大型企业外,一般企业无力涉足”。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徐旭东表示,这就形成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两头不沾的中间地带。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集成创新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需要不同领域的创新主体打破组织界限,相互协调合作。然而,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层面存在空白,不少行业资深人士建议,加快进行改革完善。

“集成创新可以实现创新链上各主体和各环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散风险、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绩效。”王晓鸿认为,理顺创新链中各环节关系,加强创新链上各主体的链接和集成化,将使科技投入顺畅地转化为科技产出,并有效、快速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王晓鸿建议,建立覆盖成果转化全过程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中科院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的实施,此类模式可以向地方科研机构推广。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鼓励科研机构开展全产业链流程示范。

记者手记:善于解决“小”问题 避免束缚“大”手脚

“零污染”生猪健康养殖,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创新之举;让百姓吃上放心肉,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技术集成方案产业化应用,江西省领导不可谓不重视,科研人员不可谓没有市场意识。仔细分析发现,技术集成方案的验证示范推广还是卡在了科技体制环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往,我国科研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不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占据主导。当前,集成创新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针对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关科技体制必须快速调整。

只有强化成果信息共享、机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支持等关键环节,加快构建起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全链条、市场化的技术转移体系,才能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有效支撑。

要逐级科学划分科技管理事权,适度给予地方自主权,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只有打破政策的“隐形围墙”,才能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充分流动,成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半月谈记者 刘健 郭远明 陈毓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