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菜篮子里必不可少的鸡蛋、猪肉等农产品价格走势也都如此。元宵节后,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价下探到2.28元一斤,比春节前跌两成,较去年同期下跌46%,为近9年来同期最低。究其原因,还是产能过剩。猪肉价格风险在累积,从历年经验看,腊月是全年需求最为旺盛、价格最高时段,但新发地市场今年1月份猪肉加权平均价比去年5月份下降14%。业内人士警示:全国猪肉价格已进入下行周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力
农产品价格与千万农户生计息息相关,也关乎广大消费者生活。近年频频上演的农产品过山车行情,不仅困扰生产者、经销者,也影响着消费者。如何让农产品供需平衡,避免价格大幅波动,让各参与环节稳定获益,让消费者得到实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课题。
在新发地市场生菜区,梅老四以敢赌出名。去年生菜行情好,每斤批发价卖到6元,他就向河北固安菜农下订单,按每棵小苗4元预订了1万多棵大棚生菜。谁知12月份南方生菜大批上市后,新发地生菜价格跌个不停,现在每斤批发价仅1.5元。梅老四连呼:“赔惨了!赔惨了!”
菜价深跌,买菜便宜,眼前看减轻了消费者负担,长远看则严重影响百姓餐桌。刘通说:“菜农普遍亏损,来年就会少种甚至弃种,结果就是供应短缺,价格暴涨。”
菜农种菜积极性往往是由上一年市场价格决定的。2016年全国蔬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农业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年度批发均价同比上涨12%,创过去7年最高水平。孔繁涛表示,由于利益驱动,扩种积极性很高。春节以来的菜价走势,算是给人们再次敲响了警钟。
为解农产品销售难,商务部近年来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农超对接”,对畅通销售、降低成本很有意义,但超市并非蔬菜销售主渠道。统计表明,在蔬菜销售中,70%依赖农贸市场走上消费者餐桌。由此可见,“农超对接”可缓解农产品销售难,却不能解决滞销、价低问题。
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需失衡、价格大起大落难题,还得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从宏观上避免结构性供给过剩和供给短缺。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一论断也契合蔬菜生产。2014年,我国蔬菜年产量超7亿吨,人均年占有量1000多斤,均居世界第一。我国蔬菜产销量目前已占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但低端产品供给过剩,绿色、有机等高端产品严重不足,季节性、区域性供需失衡问题凸显。
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介绍,上世纪50年代,我国每公顷农田施用化肥仅8斤多,现在是868斤,而国际公认化肥施用安全上限为450斤。蔬菜生长周期短、一年多茬,为追求多产,过量施肥问题尤为突出。正是由于连年过量施肥,章丘大葱亩产从往年近2万斤降至现在的1万斤。我国蔬菜生产必须尽快从数量为先转为质量数量并重。
在提质增效方面,河北张家口的做法值得借鉴。为确保蔬菜“无公害”,当地农业部门推广农家有机肥和防虫网、黏虫板、性诱剂、杀虫灯等生态治虫方式,虽然成本偏高、单产偏低,但蔬菜质优价高,供不应求,甚至远销东南亚。
从蔬菜市场的现状来看,建立完备灵敏的市场预警机制显得十分迫切。产前预警信息,可避免扎堆;产后市场信息,可加快流通。美国农业市场法案规定,凡享受政府补贴的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有义务向政府提供准确的农产品产销信息。美国农业部根据及时采集的本国和其他国家相关数据,每周发布《气象与作物公报》,每月发布《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每年发布《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
在国内,我们已具备建立蔬菜等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的基础。全国绝大部分建制村已通电话、互联网、有线电视等。当务之急是由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对网上农产品信息平台进行整合,而关键在于供求信息要精准、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