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云南人为何不愿出远门打工?有人忧被辞退后难回家(2)

2017-02-09 13:31:17    云南网  参与评论()人

分析

云南农民工观念比较保守

实际上,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打工,已经被很多农民工认为是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但相对来说,云南人对于出外打工的态度更为保守。“云南求职农民有很多后顾之忧,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找到外出打工的靠谱机会,一般都是一个带一个出外打工。”人力资源分析师宋先生说。

“昆明市内岗位有限,外出就业是有需求的,我们也针对云南专门设置了一些增加他们归属感的方法。”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衣涛说,今年与昆明市合作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合作中,选择的北京企业全部包吃住,不必担心生活成本的问题,另外,针对农民工最担心的远程劳务纠纷的问题,将对每一个员工建立档案并提供一张就业服务卡,卡片上明确负责的企业联系人、电话和地址,实现工厂和人力资源公司的双重管理,“这样一来发生纠纷可以通过我们公司的帮助来解决,或者觉得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不合适,还可以帮他们再推荐其他的就业岗位,实现在北京多次就业”。

故事

云南木工带出382个同乡

今年43岁的史文伟过了元宵节将再次出发,到熟悉的北京,在建筑工地上继续做一个普通的木工,这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

“你们不知道,那个时候我们禄劝茂山的条件,只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耕耘几亩地,很穷。”史文伟1990年第一次走出家门打工,希望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一直在省内兜兜转转,在2003年到北京之前,依旧只在省内拿着450元的月薪,“都是打工,不如去能赚钱的地方。”

史文伟说,到北京的第一年自己干的都是工地上最脏最苦的活,搬东西、扛钢管,干了两个月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开始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工地看人做木活,拜了师傅正式学技术,“从一开始连图纸都看不懂,到现在只要有建筑图纸我就能做出来。”

北京城里,鸟巢、央视大楼等有名的建筑都有史文伟的汗水,这些年来,由于技术好、吃得苦,去过湖北、河北、湖南等省市,月薪从最初的1000元增长到现在的上万元。

史文伟没有忘了家乡人,14年里,他作为老大哥带出了382名同乡到外地打工,不收取任何费用和抽成,让这一批名号响亮的“云南木工”走向世界,最远的去到了苏丹。“发自内心地说,我很感谢劳动部门,我带出去的这些工人,从来没有一个人被拖欠过工资。”史文伟说,他带出去的这些农民工,已有48人在县城里买了新房。

数据

今年将新增转移劳动力130万人次

据云南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云南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6.3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出省打工主要是往珠三角地区和长江三角地区,数量每年呈现上升趋势。掌握技术是打工增收的关键因素,今年,云南省人社厅将继续以培训为基础,以转移就业为核心,确保实现全省新增转移劳动力130万人次,累计转移1130万人次的目标。

春节前后,人社部门实施了劳动力转移“百日行动”,新增培训转移就业25.9万人,截至目前,累计转移就业1061.9万人次。

云报全媒体记者 陆橙 文 翟剑 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