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领导力”助力更均衡格局(国际论道)(2)

2017-01-23 17:44:1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评论()人

【行动受到各方点赞】

这个“历史的转折点”恐怕在20日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总统一职那一刻就已然出现了。

保护主义无益于全球经济发展,唯有开放合作方能激发全球经济的新一轮增长。这种理念在新一任美国总统就职之际在全球达成了几乎空前的一致。也正因此,中国对开放共赢的立场与行动就成了全球经济的“定心丸”。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保护主义倾向,中国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化。”苏格兰皇家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库斯·赖特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在全球收入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与对外开放也惠及其他国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等举措,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交通、电力、医疗卫生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是一切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仍存在巨大缺口,”赖特说,“不管是亚投行还是‘一带一路’倡议,都对弥补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没有人再会忽视“一带一路”等倡议为世界提供的更多的共赢机遇。

“西方领导的种种机制对于陷入贫困和绝望恶性循环的穷国大众没有什么帮助。”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的文章称,与西方不同,中国正致力于用“一带一路”倡议把世界连接起来。文章指出,“中国要在全世界出资建设基础设施。中国还在新兴经济体建设经济特区,从而推进技术转让并传播工业化”。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报道则将此看做是受援助国家和中国的“双赢”局面。该报道称,新丝绸之路关乎的不仅仅是贸易。“中国将建设道路、桥梁、发电厂和高铁。中亚、包括中东欧国家将通过中国公司对其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该媒体称。

毕竟,用法国《费加罗报》的话说,“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发展贸易提供便利条件”。这篇1月18日的报道举了最新的例证:在中国的领导下,东非国家吉布提近日开建了面积达48平方公里的非洲最大自贸区。介于红海和印度洋之间的战略位置使得这里成为“新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中国已将包括德国在内的64个国家统一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亚洲、中东、非洲以及东欧、西欧的很多国家都参与其中。没有什么国家愿意错失良机。”德国《世界报》网站刊文总结道。

不仅是“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公共产品也在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更加均衡完善方面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印度-亚洲新闻社报道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孔达普尔·瓦曼·卡马特称,“中国政府对金砖银行非常热情,使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设立并运营。没有中国的支持和指导,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他也表示,在2017年中国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期间,金砖五国之间将会加强合作。

【角色托起更多希望】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提振士气”,中国不仅高调展示了“姿态”,更有这样做的实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经济增速6.7%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而据埃菲社报道,IMF也上调了2017年中国的增速预期,认为中国今年将增长6.5%,比去年10月该机构上一次预测的结果高出0.3个百分点。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对此表示:“受中国经济政策刺激,中国经济短期增长预期被调高。”

“2016年初,中国曾被视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棘手地区。现在这些担忧烟消云散。”英国《每日电讯报》称,2016年将因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而被西方铭记。但是,2016年对全球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可能是,这一年亚洲经济奇迹并没有丧失动力。中国在继续前行。

“中国之所以表现出自信,是因为相信它今天的经济模式比几年前运行得更好,也比其他国家更好。”西班牙《起义报》评论道,在当前形势下,很少有国家还能充满自信,但中国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它一直保持乐观主义。这也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为保证持续的高经济增长率如此努力”。

“中国很关键,它并不是一个威胁,而是一个火车头,甚至是一个带有新人眼光的规则制定者。”香港《南华早报》发表《中国是世界经济从现在的僵尸状态中真正恢复过来的关键》的文章称,从TPP的失败和RCEP的受欢迎这些情况中得出的一个经验是,不管喜不喜欢,中国今后将处于所有有意义的贸易协定的核心,它也是世界经济从现在的可怕僵尸状态中真正复苏过来的关键。

“IMF和世界银行都认识到了这一点。”该文章总结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