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关于此话题,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做出了点评。
张建平:中国和瑞士的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欧洲大陆上的国家签署的第一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瑞士其实也是G20成员中第一个和中国签署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这份自由贸易协定中,不仅自由化水平达到了95%以上,还有独立的环境保护章节,这实际上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范本。
瑞士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中国抓住了一个心脏地带的国家,今后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就有望得到进一步推进。比如现在正在脱欧的英国其实早已表达了跟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强烈愿望,如果英国脱欧后有了独立的政策制定权,中英自由贸易协定是可以期待的。另外,中国和挪威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最近双边外交关系的正常化也使得中国和挪威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可以期待的。当然,中长期来讲,未来在中欧之间,我们也希望能够推进自贸进程。这次中瑞自贸协定的升级版实际上会为将来中欧自由贸易协定提供借鉴和范本。
欧洲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区域,“一带一路”的倡议是要覆盖整个欧亚大陆的。中瑞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瑞士在欧洲率先加入亚投行成为创始成员国,这两种机制不仅会深化中国和瑞士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也会推动整个中国和欧洲在“一带一路”上开展机制性合作,会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和瑞士之间、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项目合作、领域合作,我们将其称之为中国和欧洲国家的非机制性合作,我们会同步推进。一面是非常有活力的、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面是全球的发达经济体,中欧之间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和合作互动。
这一次习主席在瑞士讲了中国要坚定推进全球化进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时间上非常巧合的是,国务院此时发布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我们认为现在开放是对中国产业发展最好的保护,这次出台的对外资扩大开放的文件也证明了中国不只是在达沃斯论坛上说一下,而是在用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化的进程。
根据此次文件,中国会在服务业、高端制造、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以及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方面有新举措。中国的负面清单会由于开放措施变得更短,中国决心要给外国的投资者以国民待遇。实际上,我们可以期待这些措施会推动中国商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而且我们也要通过对外开放、通过改革实现新的发展红利。
这次发布会还讲到了亚太贸易协定的升级。其实这个协定已经有了很多年,过去,亚太贸易协定更多的是集中在货物贸易自由化方面,现在覆盖的税目比例还不高,但此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而且降税幅度高达33%。这样的亚太贸易协定实际上代表了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之间所形成的巨型自由贸易区域的雏形。我注意到这一次的贸易部长会议不仅谈论到货物贸易降税的问题,而且大家商定未来要进一步把谈判延伸到服务领域、投资领域和便利化领域。所以,我们可以期待这样的协定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重要的机制性平台作用。
最后,关于中美贸易战问题,社会各界的担心是有理由的,原因在于特朗普及其贸易团队已经发出了这样的信号和声音。对中国而言,我们既然意识到来者不善,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应对。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都要积极地发挥作用,利用WTO规则保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