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在多重压力下的砥砺前行,实现了稳中有进。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过去的一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领域有哪些关键词值得关注?还有哪些产业领域的改革将持续推进?中国经济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演绎,让我们共同期待——
工业强基重点突破
2017年,信息技术、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将选择20项左右核心基础零部件、15项左右关键基础材料、10项左右先进基础工艺,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
《中国制造2025》把“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作为九大战略任务之一,提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可以说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10年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夯实基础、缩小差距,提高质量和可靠性,增强产品竞争力。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被称为工业“四基”,这正是工业强基工程的核心。
2016年,我国工业基础能力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工业强基工程重点支持了84个示范项目,确定了19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高端航空紧固件、高标准轴承钢等一批“卡脖子”问题得到解决。
展望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重点领域,将选择20项左右核心基础零部件、15项左右关键基础材料、10项左右先进基础工艺,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推进“四基”军民融合发展,解决重点领域发展的基础瓶颈。
工程机械高压油泵、控制器、IGBT器件等重点产品,将开展“一条龙”应用计划,组织基础材料、零部件企业与整机企业开展合作,以应用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国内市场,推动基础领域发展与产业应用良性互动。
政策方面,符合市场规律和规则又能有效支持“四基”发展的财税政策有望出台,并加快构建投资基金、信贷保险、资本市场等多层级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同时,一批上下游合作紧密、分工明确、利益共享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新型产业组织将加快建立,形成有效协调的“四基”产业链。并构建起“四基”领域高端领军人才、顶尖技能人才高效引进培育机制。
文/本报记者 黄 鑫
中国制造全面布局
2017年,《中国制造2025》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重点组织实施30项基础条件好、关联程度大、长期制约产业发展、未来1到2年有望取得突破的重大标志性项目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2016年,“1+X”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五大工程率先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内外认知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展望2017年,《中国制造2025》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重点是细化落实“1+X”体系目标任务,重点组织实施30项基础条件好、关联程度大、长期制约产业发展、未来1到2年有望取得突破的重大标志性项目。
在五大工程方面,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将启动动力电池、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再布局2到3家国家创新中心;工业强基工程将实施突破行动;绿色制造工程将支持百家绿色示范工厂、百家生态设计试点企业建设,培育一批绿色园区、绿色转型城市;智能制造工程将在流程制造、离散型制造等方面新遴选90个左右试点示范项目,制修订50个以上智能制造标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将启动实施大型邮轮、智能船舶创新专项,推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等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论证。
为了解决中国制造的部分短板问题,2017年,我国将推动实施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围绕石墨烯、轻量材料、高温合金等重点方向,力争突破8种关键新材料。
2017年,工信部还将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以引导地方差异化发展和重点领域生产力合理布局。深化城市(群)试点示范,推进20到30个基础条件好、示范带动强的城市先行先试。启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计划,确定首批“中国制造2025”卓越提升试点示范基地,推动形成中央、省、试点城市、产业基地协同推进的网络化发展格局。
文/本报记者 黄 鑫
化解过剩产能力度不减
2017年是重点行业去产能的攻坚之年,处置“僵尸企业”和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将成为工作主基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方面,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2016年,国家把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作为去产能的重点,不仅拿出了专项奖补资金,更是出台了多项配套的政策措施。从实践看,各地去产能均已取得了一定成效,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双双提前完成2016年的去产能目标任务。
然而,目前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仍然面临着产能的绝对过剩问题,与“十三五”的目标相比,去产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暖,一些地方、个别企业在去产能的问题上容易信心动摇、力度减弱,甚至盲目组织扩大生产。这些因素都将给去产能工作带来更大阻力。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两家严重干扰钢铁行业去产能的企业予以查处,给予江苏省、河北省两名副省长行政处分,两省分别对111名和27名责任人进行问责。这既表明了去产能工作的不易,更充分体现了中央去产能的决心不会动摇,力度不会减弱。
展望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将以更大力度化解过剩产能。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工作力度,有序推进,解决好债务处置、人员安置等问题,坚持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化解产能过剩。同时,也要不断巩固去产能的战果,坚决防止边减边增,更不能“阳奉阴违”,使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文/本报记者 林火灿
农业改革深度推进
2017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热门词汇。解决农业领域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农业领域改革贯穿全年的工作思路
岁末年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三农”领域的关注焦点,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的共同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既要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又要转变方式、创新机制;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完善生产关系;既是改变当前农业供需结构失衡的必然选择,又是提高农业长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连年丰收,但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却没有缓解,国际竞争力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供需匹配能力下降、增收支撑能力下降。这就要从生产端发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因此,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作为施力重点。
展望2017年,亿万农民有望见证一系列有力的改革举措。一是市场信号对农产品价格起决定性作用。尽快走出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的“政策市”困局,重新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农业补贴政策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聚焦、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向资源环境友好发力;三是“三权分置”改革将加快推进,以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维护承包户权益和经营者权益之间寻找平衡点。四是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就业密度和农民分享比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文/本报记者 乔金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增长
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相关产业产值规模有望超过6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5%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实现逆势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2016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0.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8个百分点,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5.1%,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4.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83.7%。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相关产业产值规模有望超过6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5%。中国工程院的相关报告预测,“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将达到20%左右,约3倍于同期GDP增长。
在当下迎接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的历史性选择关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不高。其次,产业发展的制度和体制障碍需要进一步理顺。一些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新兴产业监管方式创新和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展望2017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优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完善和改进财税金融支持政策,以及增强制度内生增长机制建设方面大力推进。推动实现新兴产业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优先配置,加强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融合,推进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围绕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核心关键问题,从需求端拉动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市场。
文/本报记者 曹红艳
创新发展引领产业升级
2017年,创新发展将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从“跟跑者”到“领跑者”,我们期待更多的产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技术突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北斗导航、超级计算机、载人深潜、特高压输电、先进核电等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制造龙头企业。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比如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在附加值较高领域缺乏竞争力。
展望2017年,创新发展仍然是动力之源,科技是重要支撑,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我们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超前规划布局抢占先机。必须高度重视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现实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同时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文/本报记者 刘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