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揭秘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核心成员国历程

2016-12-27 11:11:18    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认真履行承诺是世贸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要与违约者打官司

——专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首任大使孙振宇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徐豪 | 北京报道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至今已满15个年头。2002年1月17日,时任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被任命为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在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揭牌的当天,除中国的官员外,时任世贸组织总干事麦克·穆尔和各国常驻日内瓦的使节等也被特别邀请参加此次仪式,整个招待会的规模有500人之多。

转眼15年过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0.51万亿美元,2015年这一数字为3.96万亿美元,约为入世前的8倍。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关税成本增加、出口企业频遭“双反”调查等严峻挑战。在全球化浪潮中,倘若不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人们似乎都忘了“WTO”。

2011年3月,刚刚卸任中国常驻世贸组织大使的孙振宇担任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在中国入世15年之际,他为《中国经济周刊》独家撰文回顾中国入世15年所取得的成就、回应热点问题,并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

p23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首任大使孙振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摄影记者 胡巍I 摄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首任大使孙振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摄影记者 胡巍 摄

中国是怎样成为核心成员国的

《中国经济周刊》:当年在启程去日内瓦前,经过了怎样的准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哪些挑战?

孙振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入世挑战和履行入世承诺,组织了长达一周的省部级领导培训班,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授课。时任外经贸部领导也高度重视入世后的各项工作安排,石广生部长特地请历年来领导这项谈判工作的部领导沈觉人、佟志广、谷永江同志前往日内瓦共同主持常驻世贸组织使团的开馆仪式。

入世15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当然15年的路走下来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入世初期,中国面对的挑战是巨大的,这些挑战包括如何认真履行承诺,如何应对贸易摩擦,如何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应对入世协定中带有对华歧视性的不利条款等等。经过15年的努力,我们较好地应对了以上种种挑战,如果没有中央的高瞻远瞩统一部署,如果没有各个部委和省市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如果没有前方与后方专业人员的奋力拼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应对工作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果。

《中国经济周刊》: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角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是怎么成为核心成员国的?

孙振宇:中国刚加入的时候,作为新成员,有一个学习规则、熟悉规则的过程。我们经常参加发展中国家召集的一些会议,在很多议题上牵头的都是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多是一起参与讨论,提一些建议。后来过了两三年,成立了G20集团,巴西牵头,中国和印度、阿根廷等都是核心成员。我们一开始单独建议提的比较少,但是后来提的就比较多了,前后参与提议100多项,包括农业、非农、服务贸易等领域。

WTO谈判很多小范围的会比较多,有时候召集十几二十几个成员国,有时候是5个或者7个成员国,这些成员就得具有代表性。到了2005年、2006年的时候,七方或者五方参加的会,都有中国,完全就进入核心圈了。以前最有话语权的,基本上就是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现在任何重大决定,都少不了美国、欧盟、中国、印度、巴西这些核心国家。

《中国经济周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WTO 的作用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

孙振宇:现在WTO处于一个低潮,主要是因为多哈回合谈判2008年就基本上受阻停滞了。一方面这和WTO本身的决策机制有关系,一揽子20多个议题都达成一致才算通过,所有成员国都得统一,不能有一个反对。这很难形成统一意见,没有效率。另外一方面,2008年以后,美国政府换届,同时遭遇金融危机,它开始搞区域战略,多边合作投入的少了。

尽管如此,但WTO还是在正常运转。贸易政策审议、争端解决方面,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大家以为WTO瘫痪了,主要是因为多哈回合谈判受阻。但实际上,WTO在谈判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尤其是在巴厘岛贸易便利化协议,涉及一万亿美元,可以创造1200万就业机会。但是达成协议后,需要三分之二的成员国批准才能生效,这就需要110个成员批准,现在有98个成员已经批了,离生效时间不远了。此外还有达成信息技术产品扩围协定,等等。

现在WTO成员正在讨论明年在阿根廷的贸易部长会,要把多哈回合谈判剩余的议题处理好。所以谈判的环节还在进展中。虽然最近英国脱欧,特朗普可能会加强推双边合作,但是对WTO要有充分的信心,目前它运转还是正常的,尤其中国和新兴经济体成员,都在积极维护多边贸易。

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实际上是涉及反倾销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最近美国、欧盟、日本等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中国如何应对?

孙振宇:它们这纯属于政治炒作。什么是市场经济,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市场经济对提高效益方面,没有政府的干预,达不到公平。《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在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时,如果中国企业不能证明其所处产业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可以采用替代国价格裁定倾销幅度。所以实际上是涉及反倾销的问题。

在WTO框架里,各项协议成员国都要遵守,根据第15条“日落条款”,已经过了15年了,这个“替代国”政策该撤销就要撤销。在WTO里,无歧视条款,这是最基本的。现在不管它们承不承认,商务部已经发起了在WTO框架下的磋商,启用争端解决机制,就是要打官司了。

《中国经济周刊》:从市场经济发展来看,中国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孙振宇:一方面是规则意识,我们加入WTO后,能够取得经济上这么大的飞跃,跟我们不断地改革开放,建立法治的环境,发挥了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内资还是外资的积极性分不开。但是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国内的环境。在国际上的谈判、博弈,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的改革。

现在在上海、天津、广东等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开放,尤其是在服务贸易领域,在金融、保险、货运、电商等领域,怎么样进一步让环境更加宽松,对所有企业更加一视同仁。这个大方向是不会变的,当然也会有阻力,在国内这也是一个博弈过程。

《中国经济周刊》:未来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制定中,中国如何更好地进一步发挥作用?

孙振宇: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

对中国来说当参与者很容易,当引领者,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有经济等方面的硬实力,还要有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在国际场合,文化、法律法规、理念等非常重要的。此外,还有人才,包括谈判决策人才、法律人才、金融等各个领域的人才,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引领作用;我们还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