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疲弱!世界经济寻求增长动力

2016-12-23 16:55: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疲弱!世界经济寻求增长动力

“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港口连云港2016年前11个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亿吨。图为一艘大型远洋运输轮在装卸进出口货物。

人民视觉

12月5日,意大利总理伦齐辞职,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东京股市下跌0.82%。

新华社发

  低速怪圈

  仍未打破

  在许多国家实施量宽和负利率政策下,全球经济依旧很脆弱

李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战略研究院院长):世界经济今年继续呈现出低增长、低利率、低贸易和低均衡的态势。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速均低于上年度;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出口型新兴经济体继续负增长;亚洲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但也比上年度略有放慢。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格局没有改变,预计全年只能维持1.7%的增速。

应该看到,这种低速增长是在许多国家实施量化宽松与负利率政策的背景下实现的。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并存困扰着绝大多数国家。这种态势会引发诸多风险,比如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和空间缩小,经济干预所积累的债务、资产泡沫风险加大,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下降等。由于许多国家的政府债务或财政压力已难以为继,同时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减弱,长期来看,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和创新。

斯蒂芬·罗奇(美国耶鲁大学教授):2016年的世界经济增长是缓慢的、艰难的、脆弱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1%,低于1980—2016年间年均3.5%的增长率。这一增速表明,世界经济并没有走出衰退太多,增长依旧困难,这也给2017年带来更多问题。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这个问题上,结构性因素一直在起作用,并且每个经济体的结构性因素各有不同。比如欧洲受困于财政、银行业问题等,甚至包括诸如接纳大量难民等严峻的政治问题。

李伟乔(世界银行中国局首席经济学家):对于造成全球经济放缓及其相关风险的确切原因,学界一直都存在争论,与此相关的一个大趋势是全球生产率增长的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前,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和房地产泡沫,也许让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率所能达到的高度产生了不真实的认知。从历史角度看,2008年前,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确实非同寻常,正是这样的高速增长把全球引入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泥淖中。

目前世界经济存在诸多风险,其中包括金融业的脆弱性。由于经济增长不再像以往那样依赖出口驱动,对许多国家而言,国内需求成为带动增长的更加重要的驱动器,中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结构失衡

  贸易萎靡

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减少一半以上,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难辞其咎

凯瑟琳·斯提芬(欧盟委员会市场贸易分析专员):自2012年以来,全球贸易量大幅放缓。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预测,相比国内生产总值(GDP)2.5%的增长率,今年全球贸易额增长率仅为1.7%。这是近15年来全球贸易增长率首次显著低于GDP增长率。

全球贸易增长放缓,除了周期性原因以及全球投资乏力等因素之外,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下降,使得收入增长缓慢,最终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全球贸易放缓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新兴市场国家的工资水平不断上涨,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消费者向更高级消费市场转移等,都阻碍了供应链和贸易方面的国际市场细分,使全球贸易量增长受到影响。

全球贸易重获动力,需不断挖掘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将逐渐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动力。此外,继续推进全球贸易多边谈判也是主要措施之一,降低全球贸易成本以及各国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也将对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屠新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可分成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从需求面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进入周期低谷,增长缓慢,全球需求不足;二是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进入收缩期,其分工深化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从供给面来看,主要是制造业生产技术突破有限,没有出现新的大规模的产业。而随着各国城市化的发展,资源进一步向服务业转移,由于服务业难以跨国交易的特性,无法带来相应的贸易增长。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也是导致贸易减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长期萎靡不振,贸易保护主义难辞其咎。有研究认为,贸易壁垒是导致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减少一半以上的主要原因。正如欧盟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女士所说,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多时候是建立在想象、而非事实的基础上,世界各国需要客观分析自己所面临的经济挑战,并主动为塑造经济全球化努力,而不是被动等待全球化,更不是逆全球化而动,将自己与世界经济隔离起来。

  货币政策

  严重分化

  进一步加重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程度,提升风险蔓延的广度和深度

宋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去年以来,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步伐持续分化、货币政策持续背离。一方面,欧洲、日本仍面临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以及汇率下行的困扰,需要持续实施量宽政策以提振经济;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趋势持续向好,美联储时隔一年再次加息,预计明年还有3次左右加息,美元已进入到新一轮的升值周期当中。

货币政策严重背离,不仅会进一步加深全球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程度,严重拖累当前缓慢且不平衡的复苏进程,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汇市、债市、股市和大宗商品等市场的预期分化、波动加剧、风险骤升。

高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货币政策严重分化的直接结果是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如果美联储2017年再度加息,而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央行仍按兵不动,将导致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使美国与这些国家息差扩大,并诱使全球资本流向美国市场。发展中国家深受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性影响,政策调整将面临新的困难。

李伟乔:强势美元和发达国家更高的利率的确会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带来风险,主要挑战来自资本流动。预计相当一部分资本将回流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以追逐更高的回报。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有效管理短期资本流动,了解其有可能造成的不稳定,并且用更大的增长潜力带来的高回报来吸引长期投资。

宋科:强势美元符合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和自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但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和美元本位制国家,其政策“溢出效应”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比较前两轮美元升值周期,可以看到强势美元将无一例外地使原先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迅速逆转,从而引起这些国家资产缩水、汇率贬值、股市下跌以及债务负担加重等一系列负面冲击,诱发系统性风险。更为重要的是,本轮美元升值周期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与此前已大不相同。新兴市场国家在本次危机后的强势崛起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经济格局,不仅资金规模和流动速度大幅提升、金融风险因素更加多元化,而且其自身政策的“回溢效应”也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的风险蔓延的深度和广度又将进一步提升。

  “黑天鹅

  事件频发

  该现象是“西方化”这一全球化模式难以为继的正常反应

魏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复苏最疲软脆弱的一年,全球大多数国家经济回暖乏力,增长有落入“长期停滞”陷阱之虞。以英国脱欧为代表的“黑天鹅”事件频发,打乱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节奏,使经济增长的态势受到冲击。

英国脱欧是政治经济交织的大事,具有世界影响力。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多元的、深远的,目前还只是一个开始。考虑到欧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英国分别是欧盟第二大经济力量、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英国脱欧迁延不决,将使世界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长期居高不下。如果英国“硬”脱欧的话,将意味着诸多国际经贸金融规则和秩序面临调整,这种变迁引发的影响可能非短时间即发现、发作。世界经济的参与者不得不重新考虑、看待当前的世界经济及其变化趋势,更加深入反思对世界经济萧条的认识。

伊恩·贝格(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教授):欧洲各地的居民日益处在一种不满和叛逆的情绪中。他们的不满包括对经济增长的失望、对移民涌入的担心,对精英的祛魅以及一种广泛层面的不安全感。这些背后的共同之处是,过去30年在国际社会占主导范式的全球化过程,正在遭受冲击和抵抗。发达国家工人工资停止增长,全球化不均衡使富人更加受益。多年来,发达国家领导人强调增长将产生“涓滴效应”,最终使社会每个阶层受益。但这一推论越来越遭到两方面的反驳。全球化从广义上说将带来增长,但对于一直生活在平均水平以下的民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当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长停滞,就没有人处在“平均”状态。

魏亮:英国脱欧以及特朗普现象等“黑天鹅”事件,是“西方化”这一全球化模式难以为继的正常反应。人们反对全球化,实质上是反对当前以“西方化”为主的全球化模式。只要这种模式不改变,发达国家用所谓“技术官僚”——靠繁文缛节和暗箱操作企图治理世界的思路不调整,不能消灭“有人得益则必有人受损”的局面,人们的厌恶情绪和反抗就不会停止,因这一模式和治理思路而起的更多“黑天鹅”事件,就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继续发生。

(本报记者强薇、李宁、任彦、吴刚、李应齐采访整理)

(责编:孙红丽、伍振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