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评论:曹德旺“跑没跑” 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2)

2016-12-23 10:00:57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参与评论()人

中美税制不同,征税环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曹德旺确实从企业家的角度,触及到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需要予以重视。

央视评论

这轮对“曹德旺跑路”的讨论之所以如此热烈,反映了全社会对我国制造业前景的忧虑和深入探讨。近年来国内资本“脱实向虚”引发全社会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引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制造业风光不再,被高利润的金融等服务业抢尽了风头。然而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做强中国制造,有助于挖掘发展潜力,实现动能转换,有效解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

中国产业升级面临更激烈竞争

应该看到的是,近几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低成本制造业的竞争力确实在减小。另一方面企业的运营成本又居高不下,阻碍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壮大。这使得产业的升级换代落入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反观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南和孟加拉国等依靠更低的劳动力成本的国家,已经在纺织、服装等领域不断侵蚀中国的空间;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强调“工业4.0”的德国和日本仍保持着优势,特朗普政府也聚焦于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这使得中国的产业升级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不但遭遇外部竞争对手前后夹击的环境,在内部经营方面也面临切实的问题,比如税负沉重、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因此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不仅仅是人力成本增加,还包括政策性成本增加。这些因素确实推动一资本流向利润更高的地区和行业。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优势还在

虽然面临挑战,但中国几十年来积累出的“世界工厂”的地位仍没有消失,在制造业方面完整供应链的优势仍没有消失,这也是别的国家一时难以比拟的。其次,我们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这也为新型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空间。在此基础上,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的是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对其予以支持,这样才能迅速提高竞争力,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 推进务实改革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为制造业为首的实体经济带来了政策红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振兴实体经济得一系列措施,包括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增强产品竞争力等。

当然,振兴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也不是光靠书面上的政策指引就能完成的,还需要时间将政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对制造型企业在税收方面进行优惠和倾斜,在产业规划方面有针对性的予以扶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样才会使“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危机”或者“曹德旺跑了”之类的话题变成真正的伪命题。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亚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