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北京市住建委科技促进中心现代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郭宁等专家表示,推广装配式装修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减少建筑垃圾排放和污染,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由于经济、科技、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推广目前比较缓慢,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道路漫长。天津住宅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军华建议,在产业初期,政府应发挥推动和引导作用,加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集团培育,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让装配式建筑从理念成为现实。
政府引导与市场化手段形成合力
专家表示,发展生态城市,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手段形成合力。同时应做好科学规划,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加快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供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当前发展生态城市最大的约束,就是缺少绿色的、低碳的、节能环保的技术供给。他认为,建设生态城市应靠“两个发动机”:一个是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环境,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态技术;另一个是政府应为生态城市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这都需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手段形成合力,催生更多环保技术的产生。
世界未来委员会荣誉委员、英国皇家建筑学院荣誉委员赫伯特·吉拉德特也认为,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要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这就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他判断,未来仿生物性、绿色化学、工业和再生能源,以及绿色纳米技术都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它们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支撑。
专家提醒,应警惕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空智慧。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率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不过,国务院参事、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当前智慧城市的设计、建设存在不少误区:一是混淆了手段与目标。有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但这只是手段,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二是混淆了政府的自身建设与服务能力。智慧城市不能只是电子政务、无纸化办公,这些与城市节能减排毫无关系,属于自身服务能力建设;三是把城市的商品与公共品混淆。有的城市提出发展电子商务、智慧产业,但这些属于“互联网+”,对于治理城市病并无裨益。
“智慧城市的设计应聚焦城市的公共品,服务于城市节能减排,治理‘城市病’。”他提醒,要防止智慧城市成为不治“城市病”的空智慧,尤其不要被少数IT企业绑架,成为单纯的商业品的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