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及世界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增速持续回落,投资增速放慢。一部分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增大,这些现象在工业生产、重型制造、低科技含量企业(产业)尤其明显。今年,我们走访了部分生产型企业,从反馈结果来看,一方面,企业负责人普遍表示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特别是恶性竞争激烈,产销利润过低,甚至出现了利润无法促进再生产的情况;另一方面,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又表示企业自身在同行业、甚至在国际国内的生产研发能力水平处于领先的情况,但受制于企业影响力、品牌知名度以及相关单位制定门槛等问题,导致产品不能正确被认知而发展缓慢。
从近20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2007年GDP增速达到了阶段性峰值14.2%;接近1992年的峰值14.3%。2007年后开始下行,2010年又上升到10.6%,但此后并未反弹到原有的高度,并持续回落,2015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仅为6.9%。
随着我国GDP增长放缓,经济发展已经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由于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压力的影响,也迈入了新常态。与互联网产业的风生水起相比,我国制造业面临诸多问题,品质升级和物美价廉面临冲突性矛盾。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同步,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人们的日常需求与科技、互联网发展的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需求相当迫切。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大量过剩,但在船舶工业、航空航天和装备制造等行业,每年还需要花费大量外汇从发达国家高价进口特种钢材等原材料。
从特种设备制造业的电梯业来看,2015年我国电梯总产能突破140万台,是全球市场需求总和的1.3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十分严峻。据今年7月全国电梯行业统计,我国目前有692家电梯企业,产能过剩超过了一半以上。但同时,国外一些知名电梯品牌在国内的销量不降反升。
从市场需求来看,与民生、消费相关的产品(行业)增长较快;主要靠投资拉动的行业逐步回落;与智能、绿色相关的行业产销形式较好。
从制造业需求侧看,当前需求结构已经向高端化、智能化、精细化、服务化的需求结构转换。从日常的家用电器、生活设施到相关部门提供的公共设施、工厂生产设备及户外大型设备,不论是市民日常需求还是公共需求,个人、关联企业和产业对制造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刚需”发展到“货比三家”。从制造业的供给侧来看,高品质的产品,特别是具有高科技含量、人性化设计和独特品味的产品尚属凤毛麟角,高品质的生产性供给相对不足。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我国有居民花远远超过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到国外或香港地区购买诸如马桶、奶粉之类日常生活用品,甚至用来制造自来水笔的钢珠也需要大量进口,各类境外代购如火如荼。这些现象表明,产能过剩的本质是结构性过剩,而非全面过剩。因此,我国制造业(服务业)只有向高端化转型才可能走出困境。
以日常生活消费品的手机为例,市场上可谓品牌众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是典型新常态下企业、品牌竞争最白热化的阵地之一,也可以成为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生存产业发展样本之一。前几年,国外品牌如三星、苹果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成为品牌高端机的代名词,成为国人彰显物质品位的手段之一。而国产手机都只能依靠拼硬件、打价格战来拓展市场、获取知名度,或通过一些花样营销手段取得暂时的成功。笔者发现,在前几年,国产手机不论从运行性能、外观美观程度、人性化操作属性、摄影摄像功能方面都与国外知名品牌有着极大的差别。部分手机品牌虽然通过不断升级硬件、低价格和营销手段来迅速占领市场,但始终无法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微薄的利润无法撑起市场空间和研发团队,甚至被冠以“屌丝机”的名称。时至现在,随着华为、VIVO等一批主打科技、人性、易用、美观等手机品牌的兴起,国产手机正逐步崛起。显然,如华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与国内知名企业莱卡合作解决摄影摄像的短板,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品质,不得不说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当前,人们使用某个手机品牌的绝对忠诚度越来越低。
从手机市场的发展不难看出,市场虽然竞争激烈,品牌认知度是一方面,但人们接触产品后对产品的好感度、使用性能、使用舒适性、科技属性等尤其看重,也更能影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当前已经不单单是依靠单凭一块牌子闯天下的时代了。
这些属性还体现在汽车工业、办公产品制造业、摄影摄像制造业等众多行业。人们的消费观念从刚需转换到货比三家,眼光越来越挑剔,不得不说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结果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是制造业(服务业)的“中轴”,科技是“发动机”,文化是“飞扬的神采”,而产品营销则是“腾飞之翼”。企业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细微之处倾注心血,不断从整体求进而不是“瘸腿”发展,企业才能创新发展和良性循环,才会让产品始终引领潮流,从而找到不断创造财富的钥匙。
笔者认为,科技、文化、品牌营销等的飞跃和融合发展正在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支撑,创新发展则是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更加注重产品与科技、文化、产业与品牌营销的跨界融合,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培育创新创意环境,壮大品牌经济。同时,企业发展要树立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企业才会立于不断创新的持续创造中。
因此,企业要走出困境,要抛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浅薄轻”的思维,需将工匠精神、科技元素、文化属性置入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在“专一、精细”方面狠下功夫。同时,推动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根据需求组织科技攻关,经常组织头脑风暴活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科技、文化、创意和人性化的元素不断植入产品之中,使企业生产高度契合市场需求,将提高产品质量和适应市场需求作为竞争的核心优势。
此外,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制定有效措施,遏制低成本、低价格的恶性竞争,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并生产高质量产品,改变市场环境恶化、低劣产品充斥的局面。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应更加重视技术人才,根据其贡献使其获得更多荣誉和报酬,充分激励、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笔者认为,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新常态下企业要走出困境,关键就在于从根本上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质量,提升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以办“百年老店”的心态,培育并形成“专一、精深、一览众山小”的工匠精神。
(龙顺,国智网执行主编,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