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泛亚金融:“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3)

2016-06-23 14:25:10  农村金融时报    参与评论()人

在农行瑞丽姐告支行,许多客户正在办理着各类业务,大堂内的信息提示以及供客户等候时打发时间的读物全都拥有缅文版本。一眼望去,这里一半以上都是踩着拖鞋,围着笼基的缅甸客户。

营业厅内,记者见到了前来取钱并办理转账业务的缅甸客户赛丙吞。今年27岁的他,来中国工作有8年了,白天在姐告做外贸生意,晚上回缅甸住。

“我是2010年在农行开户的。以前用现金,不方便而且不安全,现在只要有马棒丁(身份证缅甸语音译),就可以进行人民币开户,非常方便。”赛丙吞说着,拿出自己的马棒丁展示给记者看,并告诉记者,只要去公安局翻译成中文,拿着翻译件,就可以在银行开户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行还向缅籍客户开放了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以前针对缅籍客户都不能开,现在开通了之后感觉更方便了。”赛丙吞说。

赛丙吞是缅籍华侨,他的中文名字叫张作杰。由于中文流利,他在银行办任何业务都很便捷。然而对他来说不是问题的事情,对于许多不识中文的缅籍客户却是个很大的难题。

农行瑞丽市支行行长范云刚告诉记者,农行在瑞丽有9个网点,其中有姐告和畹町两个二级支行,其他为分理处。“这个网点每天的交易量很大,多的时候日现金交易量有两三千万元。”

“该支行客户占比中,缅甸边民客户高达60%,为做好对此类客户的产品营销,首先是对相关产品宣传折页进行翻译,其次对精通缅语的大堂经理进行培训。”农行德宏分行主持工作的副行长朱旭鹏介绍说。

为了提升网点业务办理的效率,也为了给缅籍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农行姐告支行专门聘请了一名缅甸大堂经理。

肤色健康、眼睛明亮、始终面带微笑,19岁的缅甸女孩欧阳明慧正是姐告支行聘请的大堂经理。中文和缅语都很流利的她一边协助客户填写单据,一边告诉记者:“这里多是缅甸客户,大部分不会讲汉语,我要帮助他们填单子、办业务。”尽管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但收入比过去在货场做翻译时多了一倍,还能每天为许许多多的缅甸人提供帮助,这让欧阳明慧感到很自豪。

在满足缅籍客户金融需求的同时,该支行还成功开辟了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市场。他们以“金猴献瑞”金银钞销售、电子银行产品宣传、代理保险销售、个人保险销售、个人大额存贷为营销重点,以提升网点“视觉营销”效果为抓手,拓展了营销渠道,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营销给了缅甸国际友人。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该支行共向缅商客户营销“金猴献瑞”猴年金银钞300余张、黄金554克、个人网银240户。

“独特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发展机遇、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及面向东南亚‘一带一路’辐射中心的实际,抓住消费升级与中缅边贸活跃两大机遇,打造边境消费金融特色品牌。”朱旭鹏如此诠释农行德宏分行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战略重心。

事实上,农行德宏分行的战略重心也正是整个云南甚至是国家金融战略蓝图上的一大要点。

“通过泛亚经贸金融合作,让人民币被更多的云南‘近邻’接受,也就是时常提及的从人民币跨境结算再到人民币周边国际化,进而真正实现人民币的全球国际化,最终变成在亚洲被广泛接受并使用的货币。”云南相关人士指出,人民币在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就是东南亚与南亚市场,而紧邻东南亚与南亚的云南必然将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云南省金融和资本账户大幅逆差13.78亿美元。同时,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呈现高速快增开局,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221.57亿元,同比增长37.32%,人民币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达45.34%,同比提升7.34个百分点,创下2011年以来同期结算比重的最高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