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楼市真假涨:中国住房已告别短缺 涨价多为心理战(4)

2015-04-17 08:16:02  京华时报    参与评论()人

此外,对目前的“涨价”信息,还需要仔细分析。日前,来自某机构统计显示,一季度北京高端商品住宅平均成交价格为每平方米71612.36元,环比上涨22.88%。但这属于结构性上涨,因为受到年初迎来万柳书院等地理位置及品质俱佳的顶级豪宅入市的影响,拉高了高端住宅的成交价格,并不能证明高端住宅出现了价格上涨。

任启鑫认为,房价依然能持稳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库存的制约。截至4月中旬,北京商品住宅存量依然高达83337套,虽然相比2014年底的历史峰值已出现下滑,但是相比2014年同期,依然高出20%左右。冗多的库存使得目前开发商多选择借助政策“东风”快速去化,一旦追求涨价来提高利润,反而可能在现阶段损失意向购房客户,影响销量。二是主力购房客群的构成发生变化所致。3·30新政进一步降低了二套房首付以及营业税的减免范围,其目的是通过“卖旧”减税、“买新”降首付,来促进改善型置业客群的换房升级,从而提振包括二手房及新房在内的房地产市场的成交活跃度。但是,改善型客群的购房需求并不急迫,虽然3·30新政后,各个项目看房客户量骤增,但签约量并未因此大幅增加,项目间的销售竞争仍然很激烈,为了积聚购房需求,开发商只得保持价格平稳。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不管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房价均有上涨的动力,有部分项目已经取消了优惠措施,但也有项目在此时选择推特价房揽客。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项目在用限时涨价、取消优惠、排队托市等等营销手段催促购房者入市。此时的楼市,如同每一次利好政策落地后的情形一样,真真假假,乱象丛生。

需要提醒购房者的是,楼市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在目前楼市库存的重压之下,多数项目的涨价尚不能形成事实。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李巧玲认为,在需求升温带动下,卖方欲调高价格的倾向非常明显。近年来,随着地价、配建保障房、自住房面积上涨,房企项目销售利润受到挤压,在市场进入上行阶段后,难以避免出现涨价倾向。但是,新房市场的库存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是抑制新房价格过快上涨的主要因素,短期内预计大部分在售新房项目会依然维持相对平稳的价格。

□专家观点

>>知名财经评论员 马光远

中国住房已经告别短缺

中国经济本质上是房地产经济,房地产对拉动中国经济发展,促进和改善民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台楼市政策,无非就证明了房地产的下行大趋势,为了宏观经济的求稳,不得不出台政策救市。还在期待房价暴涨?那是妄想!“救市政策”是阳光,但这是寒冬的阳光,而不是春暖花开时节的阳光,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都应该认识到,中国住房已经告别短缺,靠房地产维持漂亮数据的日子屈指可数。

住房供应过剩的城市,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要放弃房价再次暴涨的幻想,利用政策的掩护,千方百计消化库存。大城市、热点城市、未来人口流入的城市,当下就是买房的时间窗口,购房者应该抓住政策的红利。各界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房地产已经进入到新的周期,必须用新的思维思考和判断房地产的未来。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 郭毅

若房企逆势涨价则可能流失客源

近期房地产政策暖风不断,供需双方的市场预期均开始有所回升,市场回暖的大趋势已成定局。但是在这其中,政策导向依然是偏向刚需及改善型的自住需求为主,而对市场影响最大的“限购”政策仍未有松口,整体需求依然受到限制,再加上高库存现实的制约,目前开发商多以平价走量为主,趁着政策风头快速出货回款,手握资金之后再行下一步决策。目前成交较好的项目多为平价甚至低价开盘,因此此轮市场回暖应是成交回暖先行,高库存与需求受控使得市场并不能支撑这一阶段的涨价,一旦房企逆市涨价,可能将造成客源流失而被竞品项目吸收,导致项目销售失去先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 严跃进

目前涨价多为“打心理战”

3·30楼市新政后,价格策略会出现一个分化。若是对后续产品的市场营销足够有信心,那么此次涨价,反而能鞭策购房者积极入市。但若是产品的吸引力本身不大,那么盲目涨价则会导致客户流失。从实际情况看,部分房企通过发布要涨价的小道消息,某种程度上会使得观望的购房者加快入市节奏。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打心理战的人为多,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楼盘愿意给出优惠。而从行业走势看,房价上涨是大趋势。若是天真地认为房价会跌,那么可能会贻误最佳购房时期,实际上,最佳的购房时期已经开始慢慢消失。(京华时报记者 桂瑰 邢飞 潘秀林)

(责任编辑: CN0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