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上看,这样的教育投入,算得上大手笔。
面对这些巨额数字,也许会有人说没太多感觉。那么,今天就来梳理一下,看看这些钱花在哪儿了。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实现翻番的同时,我国生均经费水平,同样也在大幅提高。
2021年,全国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幼儿园为9506元、普通小学为12381元、普通初中为17772元、普通高中为18809元、中职学校为17095元、普通高等学校为22586元,分别是2011年的3.3倍、2.2倍、2.4倍、2.5倍、2.1倍、1.5倍。
从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来看,总体上是三个“一半以上”:各级教育中,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各项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各个地区间,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教师正在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8月27日,在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幼儿园美术室,教师在制作教玩具。新华社发
数据显示,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考人数,从2012年的17万多人次,飙升至2022年的1144万多人次,10年里翻了60多倍。
这一巨大增长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追求、以及对教育的更加重视,教师职业更有吸引力。
截至2022年底,我国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超过1880万人,五年来增加253.5万人。
正是这支队伍,构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奠定了我国立德树人的厚实基础。
在大学生的择业选择中,老师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心目中的“香饽饽”。
更多好政策,已经在路上
成绩巨大,但不能掩盖了短板。我们对此必须要有清醒认识。
“校舍再好,没老师有啥用?”流传在老师中间的这句话,道出了边远乡村学校师资不足的沉重现实。
这也是我国发展不均衡在教育行业的体现:城镇教师资源富集,优质教师资源更多;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师资长期不足,优质教师资源更为短缺。
可喜的是,情况正在起变化。
2021年起,国家实施“优师计划”,就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高水平地方院校,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
前不久,教育部还出台了“银龄讲学计划”,计划2023年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补充基层优秀教师的不足。
这些,都是从国家层面出手,着眼于解决乡村学校教师缺口、增加优秀教师资源的举措。
9月4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报木小学的学生们课间在校园里玩耍。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