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呼伦湖十年之变: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

呼伦湖十年之变: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

内蒙古大草原,有一片湖泊令人神往。它便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呼伦湖,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泊”,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维系草原生态平衡和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呼伦湖一度遭遇生态危机,外界曾断言它会是下一个罗布泊。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呼伦贝尔市从草原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管护能力建设、环境整治、科研监测、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水资源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今,呼伦湖畔鸿雁归来碧波荡漾,其治理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呼伦湖十年之变: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

生态危机迎来转机

夏日的呼伦湖,水天一色,湖清岸净,飞鸟翔集。

一大早,义务巡湖牧民满达骑着摩托车来到湖边。“看到呼伦湖又清亮了,我觉得很安心。”从小在呼伦湖边长大,满达见证了呼伦湖生态由好到坏再变好的几经变迁,“小时候湖水清澈,能直接拉水喝。十多年前,湖面不断萎缩,漂着垃圾的水也没法喝了。”

受周期性干旱和人为活动影响,2002年至2012年,呼伦湖水位连续下降,湖面大幅缩减,湿地持续萎缩,野生动物锐减,流域生态安全告急。

“当时湖里鱼少了,鸟也没了,环湖草原沙化严重。”生活在呼伦湖东岸的牧民侯玉广回忆说,那时打猎、捕鸟、私捕乱捞屡禁不止。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启动拯救呼伦湖行动,呼伦贝尔市扛起主体责任,把呼伦湖生态保护治理作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头工程,落实了多项保护与治理措施。

当地先从减少人为污染入手,取消了环湖餐饮和旅游活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牧民全部外迁,渔业公司退捕转产,并建设了10个生活污水处理回用项目,想尽一切办法将人为活动影响降到最低。

“呼伦湖流域有七成左右在新巴尔虎右旗境内,尽管当地常年干旱,但我们不向呼伦湖取一滴水。”新巴尔虎右旗委书记布和巴雅尔说。

呼伦贝尔还成立了一个专门保护湿地生态的公安部门——呼伦湖公安分局。该局副局长薛爱忠说,从2016年至今,他们侦办多起犯罪案件,有效遏制了破坏呼伦湖资源和环境的行为。

呼伦湖十年之变: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

十年治理,生态危机迎来转机。监测显示,呼伦湖水位和水面稳中有升,水面已扩大至2244.3平方公里,水量达139.7亿立方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