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天津:民营经济呈现新活力(2)

近日,中国气象局官网发布一个消息,首个社会化观测数据产品通过中国气象局业务准入,完成这一突破的是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公司副总经理黄满义说,公司营收的30%用于创新研发,成立4年便已申请近百项专利。

为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研发活力,天津更是不遗余力搭台子、想法子、给路子,加快落实研发抵扣等减税降费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现在每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在2000万元左右。”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季宝锋说,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缓解了资金压力,也助力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创新改变了天津民营经济“生态圈”。曾全义说:“天津市民营经济在生物技术、互联网、信创、人工智能等领域快速崛起。全市雏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7%,瞪羚企业占92%,科技领军企业占近70%。”

积极“出海”,海外市场加速布局

走进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转运码头上搭载了海工模块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即将离港;项目生产现场,模块上焊花飞溅、机器轰鸣。

“现场正在建设的是两个海外项目。”公司证券部经理宋杨说,今年以来,博迈科已交付巴西等两个项目,出口额近60亿美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可喜的是,从卖产品到海外建厂再到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天津民营企业实现“出海三级跳”。

今年春天,德国法兰克福机场附近的一栋灰色玻璃写字楼内,天津金轮集团研发和销售中心正式成立,研发重点是物联网技术的自行车应用,瞄准的是欧美高端市场。

“去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基地,成为天津市不少自行车企业的新动作。”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信息部部长黄维说。

不久前闭幕的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天津交易团“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累计意向成交超过3.3亿美元,其中民企贡献不小。

“天津将继续聚焦民营企业在海外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中的需求,积极服务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助力民营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曾全义说。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