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澄波在阅读古籍。
江澄波在修复古籍。以上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人物小传
江澄波,1926年生,江苏苏州人。江澄波出身于一个古旧书籍世家,祖父于1899年创建文学山房,收集和销售古旧书籍,受到很多古籍爱好者喜爱。受父辈影响,江澄波从小对古籍产生浓厚兴趣,学习钻研版本目录学,在古籍鉴定与修复中积累了丰富经验。2001年,75岁的江澄波二次创业,重新开办旧书店,继续访书、购书,为公藏机构提供珍贵古籍,为挖掘、抢救、保存国家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7月1日至5日,第十三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主展场举办。很多读书人、爱书人来到苏州,也来到专售古旧书籍的文学山房寻书、购书。
在苏州平江路钮家巷,阳光透过梧桐叶,斑驳的树影像书页般印在文学山房前的空地上,路边三五只麻雀正啄食谷物。走进文学山房,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书店里,每摞书籍都被细致地做了分类:李太白文集、三国志、吴中人物志……黑色铅笔字在白色字条上留下标记,贴在书底。文学山房从开业至今,已有124年,而97岁的江澄波老人一直守护着它……
祖孙接力,与古籍双向奔赴
江澄波的曾祖父早年间搭船来到苏州,在城门口的书房谋生计。祖父江杏溪1899年创建文学山房,专门贩售古籍,地址选在护龙街嘉余坊口。1931年,文学山房新店落成,三开间,前后三进,中间设天井,店堂高敞明亮。祖父、父亲在店里忙碌,书籍被读者买走,这是江澄波最初的记忆。
从年少时起,江澄波就跟随祖父和父亲四处访书,艰苦岁月的动荡生活,也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文学山房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人来看书、购书。“来的人都是喜欢书的,他们有时也会把自己的书交给我们,我们再传给有需要的人,这不就是文化的赓续吗?”江澄波说,旧书店、新书店、古玩店、杂货店……到处都可能是访书的地点,他甚至在废品回收处找到过珍本。
1956年,苏州私营新旧书店被批准实行公私合营。文学山房仍由江澄波和父亲负责,自负盈亏。合营两年后,苏州市文化部门对古旧书业正式改组,店号为“公私合营苏州古旧书店”,文学山房是其中的一个门市部。江澄波把工作重点转向抢救性保护:把著名藏书家的资料整理成册,主动拜访;与本市及外地废品回收站通信联系,及时抢救……
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古旧书店工作座谈会在扬州举行,古书的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逐渐形成,古旧书市场开始步入正轨。此后的20多年,江澄波奔波的地方更多了,来找他看古籍的人也更多了。看到许多古书源源不断地出现,他如获至宝。
2001年,75岁的江澄波,为了给两个孙女攒钱上大学,决定自行创业。“做了一辈子古旧书籍行业,还是开书店最合适。”
江澄波找来3个被淘汰的货柜,在玻璃门上贴一张“收购古今旧书碑帖”的广告牌。店名叫什么?由于文学山房已被合并到古旧书店,他就把“文学”改为“文育”。
为了把空置的书架填满,江澄波去上海淘书,和儿子一起带回来。每逢周末,他也会去文庙市场、古旧书店收书。江澄波还给图书馆和藏书家写信,慢慢地,大家都知道江澄波又开了新书店。“我要做一艘载书送书的船,我离不开书亦如船离不开水。”江澄波说。
2006年,江澄波的故友——散文家黄裳找到他,劝他把“文学山房”百年招牌恢复。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帮助下,2012年,“文学山房”老牌子恢复。此时,距离老书店的创建,已然过了100多年。
潜心研究,摸清古籍各种门道
江澄波第一次独自收书是在13岁。当时,他无意间看到一个旧货摊摆着3本书,走上去翻看,发现竟是明朝人手写的蓝格抄本。一查卷数:一本完整,另外两本是一套,中间缺了一本。江澄波当即付钱收下。“这样的好书哪里得来的?”祖父非常惊讶,并根据残存的字迹推断出是宁波范氏天一阁藏书。
不同书所用的纸张不同,大体可以判断书本所属朝代。“纸张材料、颜色,目录核对,年号牌记识别……门道多得讲不完。”江澄波说,他还能甄别诸如新纸染旧、挖改序目等作伪的手法。
“古籍行业是高尚的。”这是父亲给他讲的一句话——自此,卖书收书是文化事业而非纯粹逐利的理念,在江澄波心里慢慢生长。
忙完生意,父亲会抽出时间带着江澄波读书。最让江澄波头疼的是《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这本书是版本学家莫友芝在《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所做的版本笺注,是版本目录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江澄波刚开始“啃”时觉得乏味,于是按照书目把相关书籍找出来,与列表对照看,发现有意思多了。一年下来,4本书目都“啃”完了,甚至还能把书目背下来。“背书目能够掌握经史子集的各种版本,书目会列举一种书的多种版本,访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江澄波说。
很多古籍被收到文学山房时已碎页零散,虫蛀破洞。江澄波的桌上摆着糨糊和各种工具,用来补虫蛀和残页。补得多了,凭借虫蛀形状,他就能判断出蛀虫种类,进而推测书籍的存放环境。
将古籍的鉴别经验传授给后辈,江澄波一直在努力。1983年,北京中国书店举办全国古旧书发行业务学习班,邀请他给几十名学员上课。江澄波将知识整理成书——《怎样鉴别古籍版本》,内容包含14个部分,对于各类古籍的鉴别方法都做出了详尽的解释。
《文学山房丛书》《文学山房明刻集锦初编》《江苏活字印书》……这些书籍记录着江澄波一家几代为古籍的流通、保存所做的努力。
时代变迁,护书初衷不改
江澄波说,最开心的是“给读者找书,给书找读者”。
江澄波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他看到一位穿长衫、戴眼镜的白发老叟,拄着手杖,在书架前看书,父亲恭敬地陪在旁边。客人付款购书后,父亲才悄悄告诉他,那就是国学大师章太炎。
近些年,经营旧书的同行们时常感慨书源“枯竭”:该露面的好书都露了,很难再有大批“生货”;谁家有好书,也大多送去拍卖场。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江澄波外出访书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大多是等书送来。
有企业家专程赶到苏州,与江澄波商谈,希望他拿出一部分书到市场上拍卖,江澄波都拒绝了。“我还是得传承文学山房提供古书给公藏机构的传统,每当收到好书,我用老方法写一份书目寄过去给他们看,书适合哪里,我就提供给哪里。”因为见过太多古籍的命运沉浮,江澄波总想着古籍能入藏图书馆、博物馆,让读者和学者实实在在地使用,才是古籍最好的归宿。
江澄波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代古籍能留存至今的非常少见。他先后收购过10种珍贵的宋版书,全部提供给了图书馆、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其中最早收到的宋版书,是一本宋嘉泰四年(1204年)的刊本《东莱吕太史文集》,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书和人一样,有各自的命运。从废品回收站抢救下来的书算运气好,否则就要被打成纸浆了。”江澄波说,如今来书店的青年读者越来越多,有爱书的人在,书香和文脉就不会断绝,“我还要为古籍继续工作下去。”
手捧古籍,坐在店门口,江澄波感觉自己仿佛不曾老去,还是那个小学生,放学回家推开店门,看到一位位读者站在书架前……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