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题:长三角展新姿:共跑经济“新赛道”
新华社记者
“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揭牌”“四批共9个重大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多个项目与大科学基础设施、大数据等相关”……近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的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三角共跑经济“新赛道”传来最新进展。
据悉,其中一项重大合作为共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协议签署。文件指出,围绕长三角地区两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优化算力布局,建设集群间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共同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
会议提出,要加快组织长三角项目落地,高标准推进5G等数字基础设施布局,高水平推进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工业互联网建设与深度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位于上海外高桥的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一批上汽集团乘用车停在码头上等待装运,发往澳大利亚(无人机照片,2022年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对于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共同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截至2022年的一项统计显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占全国60%,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均占全国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38%。
今年一季度,上海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值分别增长10.7%和6.2%,江苏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36%和59.2%,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装备等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7%和8.1%……2023年开年以来,长三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绩亮眼。
位于浙江常山的全球滚动轴承制造龙头企业斯凯孚(SKF)圆锥滚子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生产基地二期项目(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运输车辆来回运送建材,工人紧张地进行封顶、装修工作,夏季高温下,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项目工地已聚集近万名工人。过去这片位于青浦最西边、相对边缘的“荒地”,正生长出多个现代化的建筑组团,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计划打造成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华为上海代表处总经理郭奕昱说,作为“长三角数字干线”上的重要一环,华为已经围绕集成电路、数字能源、智能汽车等产业,积极推动上下游企业和资源在长三角聚集,如落地ICT学院、上海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
“以龙头企业带动创新要素聚集,而后推动数字资源加速优势互补。目前青浦区数字经济规模已超1200亿元。”青浦区发改委副主任朱丰说。
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和统筹发展,是长三角共跑经济“新赛道”的一大亮点。
从长江南岸驱车经过横跨宽广江面的苏通大桥,一进入南通,路旁接连可见海安、如东等工业园区的招商广告牌。离此还有相当距离的这些县市全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强烈意愿跃然纸上。
2022年8月,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在南通如皋正式开工。该项目由霖鼎光学(江苏)有限公司经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立,主要生产精密光学制造设备、光学检测仪器、精密光学模具等,整个基地建成后将与上海有关方面形成“量产+研发”产业协同效应,最终拓展成为一个具备强大产业带动能力的霖鼎光学生态智慧园区。
“我们在长三角多个备选城市之中落户如皋,一开始是看重这里地质稳定,符合光学实验的苛刻要求,现在不仅建设进度超过预期,更感受到政府贴心细致的服务,印证了当初选择的正确。”项目现场负责人林宏裕说。
近年来,南通充分发挥与上海地缘相连优势,依托交通互联互通实现通勤化,围绕浦东产业链布局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新经济赛道,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链条化。
2023年3月14日拍摄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在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长三角还加强科技创新前沿布局和资源共享,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据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介绍,截至2022年底,科技部与三省一市共同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并实体化运作;启动实施首批15项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组建并运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引进项目经理287名、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278家。
“长三角地区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体系健全,未来要进一步发挥科创优势,继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造成具有较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科创高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