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减碳与发展并进:中国笃行绿色低碳发展之路(2)

十年来,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明显进步。与2012年相比,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下降了2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报告同时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同时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日前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2022碳达峰碳中和高峰对话中表示,高质量的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经济要可持续发展,要让各个方面在这个进程中实现共赢。

中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双碳”目标平衡之路。新技术、新模式成为落实高质量的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抓手、新动力。

位于中国煤炭大省山西的大唐国际云冈热电厂,燃煤排出的烟气顺着蜿蜒的管道进入捕集设备,经过冷却、吸收、解析、提纯等多道程序,成为高纯度的液态二氧化碳,最终采用创新的熔盐电解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纳米管及其下游产品。

通过技术创新,二氧化碳可以“变废为宝”。“碳捕集和转化,为碳达峰、碳中和展示了一条经济上可持续的路径,实现了减排与发展双赢。”山西清洁碳经济产业研究院院长宋维宁说。

在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超4000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上,2021年新增投产海上风电项目17个、新增装机容量达549万千瓦,新增光伏装机225万千瓦。广东以占全国约7%的能耗支撑了约占全国8.9%的常住人口和10.9%的经济总量。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