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不必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而惊慌 | 新京报快评

不必为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而惊慌 | 新京报快评

▲志愿者在安徽亳州市魏武广场为市民义务测量血压。图/新华社

一觉睡醒,竟然变成高血压了?

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按照新《指南》,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

据估算,中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将由2.45亿增至近5亿,1/3国人都将成为高血压患者。而这次的调整,也让很多人并不理解——用了这么多年的高血压标准为何要人为干预呢?

这就不得不了解人类定义高血压的历史。这段历史,其实到现在不过百年。但在这不到一百年的实践中,高血压整体存在关注越来越细,标准越来越低的趋势。

最早发现高血压对人体有害的其实是保险公司,他们在上世纪30年代发现血压超过160/95mmHg的人群,在20年后的死亡率是120/80mmHg血压人群的3.5倍。这一发现引起了医学重视,于是世界各地分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诸如210/100mmHg或者160/95mmHg等较为宽泛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直到1978年,世卫组织才第一次确定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60/95mmHg。又过了二十年,通过临床实践,世卫组织再次修订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40/90mmHg。

而在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再一次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30/80mmHg。经过了5年的观察,我国这次调整高血压诊断标准,总的来说也是一种进步,符合医疗经济学原则。

那么,这样调整的意义在哪里呢?

实际上,人们早就认识到,120/80mmHg的血压对人体更加安全。所以,当时在确定140/9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时,也明确指出正常血压值是130/80mmHg,只是基于当时医疗手段和大众意识,因此留取了一定的弹性空间。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