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在路上,致敬初心,传递感动|第23次看见初心

若你问起,记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想,是记录者、见证者,也是幸运者。这一份珍贵的幸运,来自脚下的泥土,来自笔下的真实,更来自在每一次新闻现场中收获的感动。

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绝大多数的记者,此时此刻都在追寻真相的路上。记着坚守,记着担当,记着传递。我想分享的是,今年9月成都市民原则居家期间,在基层一线的多个场景中,感受到的城市之光。

凌晨结束的发布会

传递权威信息让市民放心

9月7日,成都疫情进入“拐点”,全面打响用一周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的“总攻”。此时,成都市民原则居家已近一周,接下来的防控政策是否有改变?这成为市民们最关心的话题。

7日晚9时,在等待了近一天后,终于收到通知,晚上10点将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我和同事雷远东火速出发,赶到市政府汇合。

晚上11时20分,这场备受关注的发布会终于开始。台上的各部门发布人也是从指挥部“无缝对接”到会场。“成都从9月8日0时起施行分区分级社会面防控,具体措施为……”当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健委主任杨小广作出通报后,这条信息迅速进入采编环节,第一时间发出。很快,这条新闻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

发布会结束后,已近凌晨,不少记者选择在发布厅继续编发完稿件后再回家。当晚,最后一条稿件发出时,已是9月8日凌晨1时了。回家路上,成都初秋的桂香,渲染着宁静的夜,甜味沁人,抚慰着夜归人的疲倦。

从工厂到田间地头的“接地气”直播

传递温情与乐观

疫情之下,共克时艰。成都车水马龙不再,市民围着锅边灶台打转。作为新闻人,我们应该呈现出怎样的作品,来宽慰市民的心?从9月2日开始,我和摄影老师雷远东,开启了不同场景的直播。在双楠伊藤,我们见证了鲜肉备货量达平日10倍,成都菜篮子不慌;在高新西区,我们直击“防疫泡泡”下的药品生产一线。

两场直播后,我们开始思考,还有哪些角度的直播,更“接地气”,能够舒缓市民焦虑的心情?我们走进豆瓣生产园区,揭秘四川人厨房离不开的豆瓣酱的酿造过程;9月7日,我们探访海洋馆,带观众近距离观赏世界最大的鱼类——鲸鲨的喂食过程,不少观众留言“减压又治愈”;9月15日,我们走进成都三圈层,在都江堰直播葡萄丰收现场。

在路上,致敬初心,传递感动|第23次看见初心

▲封面新闻战疫特别报道组走进郫县豆瓣园区直播

从工厂到田间地头,轻松自然的画面,也收获了每场超百万人次的观看。“接地气”的直播,为市民的居家生活加点“味”。

在路上,致敬初心,传递感动|第23次看见初心

▲封面新闻战疫特别报道组走进都江堰直播农产品丰收

致敬初心保持热爱

不负梦想与行囊

今日再回首9月的战疫特别报道,心中还是有几分庆幸与感恩。庆幸的是,自己仍然坚守在新闻战线上,保持着热爱和好奇心。感恩的是,在我们奔赴一线的同时,背后还有39名同事驻扎在单位,全力保障了本次战疫期间新媒体和报纸正常运转。而新科技的应用,也让传统媒体的触角更加敏锐。利用封面科技智媒技术优势,上线了“云求助战疫智能服务平台”。

集成疫情权威信息发布、官方辟谣,求助信息和心理疏导功能,解决市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4000多位市民通过平台反馈,经过专门团队,及时向相关部门收集、梳理、分发、反馈求助信息,不少求助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

致敬初心,继续前行,愿不负梦想与行囊。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