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姓名:孔博

居住小镇:密云区河南寨镇

工作内容:2012年创建“密农人家”电商品牌,将当地果蔬、水库鱼等特色农产品搬到互联网上。不仅让密云农产品走进都市千家万户,还直接带动46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孔博通过网络把家乡农产品卖到城市,他的工厂如今已扩展到2000平方米。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如今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主,北京密云区河南寨镇两河村人孔博,仍觉得自己是踏入电商领域创业的学生。

十年前,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孔博放弃都市白领工作,返乡卖菜,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孔博觉得自己是“孔二愣子”,坚持用电商方式把密云特色农产品卖向城市,曾经只有20平方米的工作间,变成2000平方米的厂房。他也成为被密云区河南寨镇种植户交口称赞的人物。

作为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孔博认真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乡村全面振兴是这个时代的注脚,小镇里已经有了别样的春天。”

给家乡的好东西找销售渠道

山楂红了。10月11日上午,河南寨镇山坡上三亩地的果园里,62岁的郭长兴和老伴王凤霞在摘山楂。郭长兴挎着篮子,踩梯子采树梢上的果子,地面上,王凤霞拎着袋子摘伸手可及的果子。

郭长兴夫妻俩采好果子之后不慌不忙,“销路不用怕,有电商。反正我们摘完后,直接卖给孔博了。”

河南寨镇沿公路的一座厂房里,村民冀红和宋立明在包装需要派送的新鲜农产品,有白菜、红薯、番茄、土豆等,每件蔬菜被清理、称重后才能贴上包装膜。冀红来这里工作半个月,对工作已经很上手了。

2012年,中国的电商蓬勃兴起,彼时全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30.83%。但从行业分布上看,服装鞋帽、纺织化纤等大众化、需求较大的行业聚集了更多电商,紧随其后的是数码家电。关于卖菜的网店,寥寥无几。

已经在市区干了3年产业投资分析师的孔博,打算辞职创业。尽管在大学里学的是自动化,但他看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学校也尝试过网上卖鞋。工作后,他发现城市里的上班族,常常要花二十多块钱才能买到一斤有机菜。

“我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自己老家就守着菜园子,蔬菜品质一点儿都不比超市里的有机蔬菜差。家乡有好东西,就是没好渠道。于是,我就辞职回家了。别人说我草率,我无所谓,我就是一个‘孔二愣子’。”他说。

经过10年的经营,目前孔博的团队吸引了20余名大学生回乡一同创业,通过多种主流电商平台,全年稳定供应蔬菜、水果、禽蛋、杂粮等160余种密云优质农产品。2021年销售收入达到3500万元,带动460名农户72家合作社实现增收。

每天天不亮到菜地收菜

密云人田欣是2015年加入孔博团队的,那时候刚毕业不久,来公司应聘平面设计师。家里人劝她选择一家新媒体公司。家里长辈不解:在网上卖农产品,能靠谱吗?

以全区前30名的成绩考进北京理工大学的孔博,受到来自家庭、同辈的压力更大。都考出去了,为什么还要回来?几乎每个认识的人都这么问。一些人质疑他的社会能力,而家里长辈更担忧他的前程。

在农村老人眼里,考上大学的年轻人都是“天之骄子”,如今,孔博却从“天之骄子”变成了“卖菜贩子”。孔博倒觉得这没什么,“我还好,我是‘孔二愣子’。我和对象一起辞职回家卖菜的时候,我还挺开心的,终于不用再挤公交通勤了。”

孔博每天天不亮就到菜地收菜,骑着电动车飞驰在从村到乡的路上,然后回到家和妻子一起打包,用最短的时间发快递寄给客户。不到一年时间,他们的小店在同城行业里名列前茅。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加,仅在河南寨选购几个品种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孔博把眼光瞄向了密云区全区。

孔博和妻子是相约好一起辞职返乡创业的。他们在2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填单子、发货。妻子原先在出版社工作,一开始,孔博把填表、发货的工作,都交给她做,但是他发现她打字并不快。等到夫妻俩一块包装蔬菜盒的时候,孔博惊奇地发现妻子手速是自己的好几倍,他跟她开玩笑说,“你在出版社练到的包书技能,终于派上用场了。”

设奖学金资助农村户口学生

1991年出生的吴硕,是在2015年7月2日加入孔博团队的。在2015年6月底,密云首期农产品电商商务培训班开班。孔博是授课的创业导师之一,吴硕在台下听孔博讲课。时间过去太久,吴硕只记得孔博一身朴素,说话比较接地气。

面试那天是个阴雨天。吴硕回忆,当时他向孔博说了自己对电商的一些看法,并表达出想留在密云家乡发展的愿望。面试中,孔博有事出去打了个电话,再回来后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就让吴硕回家了。第二天,吴硕就接到了孔博的电话入职邀请。

如今,孔博的新媒体团队都是年轻人,而且几乎全部是“密云人或者密云媳妇”。其中,从北京市区回来加入团队的返乡大学生有26人。如今已是运营部门负责人的田欣说,还有很多乡亲们想把孩子送过来实习。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生产车间里,村民正在包装土豆,车间里的员工大多来自附近乡镇,就近就业。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孔博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有70余人,除了这些新媒体员工,剩下的也是“密云大婶”或“密云大叔”,“我们一开始只有两个人、20平方米的小屋,现在有70个人、2000平方米的厂子。在泥土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打心眼里觉得踏实。”

2021年12月28日,孔博作为密云二中校友代表公司出资设立“密农人家奖学金”,启动仪式在密云二中会议室举行。他在启动仪式上宣布,公司将从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起,每年奖励100名密云二中正式注册的在校高一品学兼优学生,其中60%比例用于农村户口的学生。

“一个农村家庭里能走出一个大学生,比种多少菜都有意义。这是我的体会。我希望孩子们能先从农村走到大学去,学好知识。等学好本事了,也可以回到小镇来建设家乡,小镇也有别样的春天。不想回来,那就留在城市打拼。”

骑着电瓶车四处收菜的创业初期,是他记忆里美好的日子。长途公交车站前,总有挤着去市里上班的年轻人。作为返乡的大学生,他打心眼里祝福想留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孔博从他们身边掠过,心里默念着自己的座右铭:热爱,坚持,感恩。

新京报记者赵利新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