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他们,用爱守护泸定震区学生

新华社成都9月10日电(记者吴晓颖、李力可)灾难来临,他们奋不顾身、勇敢逆行,为学生撑起生命“保护伞”;灾后,他们投身救灾一线,化身“炊事员”“疏导员”“搬运工”,成为抗震救灾的特殊力量……在泸定地震中,四川老师们身体力行地表达着爱与责任,交出了教师节的“最美答卷”。

勇敢“逆行”的鼓励:“不要怕,有老师在”

清扫学生宿舍、维修恢复教学楼内的设施设备……位于泸定县泸桥镇大坝村的泸定县特殊教育学校内,老师们中秋节期间仍在校值守,为复课做准备。

他们,用爱守护泸定震区学生

图为泸定县特殊教育学校。

这是一所去年新建的学校,面向全州招生,33名在校生中最小的6岁、最大的16岁,多数学生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面对突发灾害,这些学生比寻常孩子更需要老师护送逃生。

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发生时,泸定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任课老师、后勤人员不约而同地冲进学生寝室,一边招呼有自理能力的学生下楼,一边扶的扶、抱的抱、背的背,迅速把行动不便的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不到3分钟,老师把全体学生都安全撤离了出去。

8年级班主任陈雪抱起一名男生冲到楼下放到空地上,又冒着余震飞奔回宿舍楼,一间间查看寝室中有无遗漏的学生。在三楼走廊,发现一名男生受到惊吓蜷缩在角落里,她一把抱起男生跑到操场。

“不要怕,有老师在。”她不停地在男孩耳边轻声安抚,孩子才慢慢松开了紧攥着她衣服的手。把男孩交到班主任手中后,47岁的陈雪才感到腿又酸又胀。

这次强烈的震感让陈雪回想起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十多年来,她亲身感受到学校对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视。汶川特大地震后,安全教育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加强。四川中小学建立地震防灾避险教育长效机制,每所学校都设有应急预案,师生通过日常演练形成应对灾难科学避险的“条件反射”。在泸定县特殊教育学校,每周上两次安全课,每月进行一次抗震避险应急演练,已成为常态。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