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歇马街道小虎路入口处的社会捐赠物资接收点,张俊将灭火器、盒饭、水、胶鞋、油锯等物资装车,一踩油门,冲上山去。
放眼望去,沿路全是摩托车,快递员、外卖员、当地村民,男男女女,都来出力。
当地川菜馆厨师谭玉涛也是其中一员。21日,他在店里看到远处山上的火光,便骑着摩托,按照需要协助救援。“我从小长在这里,要挖隔离带的地方就是老家,我闭着眼睛都能找着路!”谭玉涛说。
气温超过40摄氏度,火辣辣的太阳下,摩托车手们背篓里装着近50斤的物资,一趟趟重复着单程30分钟的陡峭山路。汗水夹杂着灰尘流下……现场随时能看到100多辆摩托车在飞奔,最多时有2000名志愿者同时在场。
难忘的是各司其职、高效协作
“21日,我与队友在虎头山扑明火;22日,沿着公路扑灭零星火点,防止山火向附近村庄蔓延;23日,全体人员集体转移到水库,控制火势;24日,带水泵、水带上山,设置隔离带……”今年42岁的刘景强已进入消防队伍20年。这些天,他和队友们在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最近时距离明火只有10米,靴子坏了便找根绳子绑起来,累了就打地铺睡一下。
22岁的消防员董长江,青春的脸晒得黝黑,“火势最大的时候,我身后的消防水带都被飘出来的火烧断了。”
赶工,赶工。长约1.36公里、平均宽度达到60—80米的八角池森林防火阻隔带准备工作陆续到位:沿线开挖了9个水池,备有移动水源、洒水车,铺设了供水管线,准备了1000余具灭火器……
消防员王田和队友们一起,一边拿着水枪扑火,一边指导前来配合的救援人员扑灭飘落的火星。现场嘈杂,王田便用口哨和手势指挥:“要确保距离,从山上到山下形成人墙。必须确保一个火星都不能跨越隔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