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一书中,收入了长年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领队所撰写的中国十个重大考古发现的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相关考古背后的故事。其中包括刘斌讲良渚,许宏讲二里头,唐际根讲殷墟,高大伦讲三星堆等。在其中名为《南海1号:一艘价值连城的沉船,一段尘封海底的历史》文章中,全程参与“南海1号”打捞工作和考古研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详细介绍了这艘沉船的方方面面。
崔勇
在介绍“南海1号”出水瓷器时,崔勇谈到,“瓷器的普遍流行,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而且对国外的社会生活也有较大影响。精美、实用、价廉的宋瓷,适应了海外地区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了他们的饮食习惯,提高了生活水平。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瓷器输入之前,饮食多用陶器、竹木器、金属器皿,甚至有的国家还普遍采用植物的叶子盛食物。自从我国的瓷器进入这些国家以后,为他们提供了精美和实用的器皿,那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才得以慢慢改变。宋瓷顺应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价格又不贵,是他们买得起的日用品。而这些中国瓷器,器表釉料润泽,胎质坚硬细密,不容易滋生细菌且易于擦洗,还不会与食物发生任何的化学反应。作为食器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南海1号出水文物
除了瓷器,“南海1号”还出水了大量的金银器:金饰品达到181件(套),总重量超过2449克。主要器形包括腰带、项链、戒指、手镯、耳环等。
崔勇还在文中写道,考古人员发现,这些金银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加工得很好,但很多都像是半成品。比如戒指的戒面留了一个镶宝石的位置,大的有1平方厘米,扣宝石的扣都留在那里,但是上面没有宝石。而且这样的饰品不是个例,很多首饰镶宝石的位置都空着。唐代时,中国的金器加工已相当成熟,拉丝、焊珠等工艺都特别精致。但中国不产宝石,中国出现的大量宝石都产自斯里兰卡。宋代的航线,很多就是先去那里进行“加工”,然后再到阿拉伯地区。“南海1号”的航线也被认为正是走这样的路线。这样的信息,无疑可以帮助我们对当年浩浩荡荡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了更精细的认知。
宋代虽然内忧外患,不像唐帝国那样发达,但积累了很多财富,是中国海上贸易最强盛的时期。航海和造船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南针开始大量装备到远洋船舶,极大提高了远洋航行的技术保证水平。
“南海1号”遇到了什么,为什么沉没?崔勇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个有助于解释它沉没的可能原因:一般货船会采用“上轻下重的不倒翁”方式防止倾覆。但南海1号却反其道而行之。它采用“上重下轻”的堆货方式:铁器放在上面,让摇摆周期变缓、摇摆幅度变小,以更好保障精美而脆弱的瓷器的完整率。但是这样一来,翻船的风险变大。这或许是其倾覆在大海中的危险之源。
尘封海底的18万件(套)瓷器
揭示宋代南海贸易繁盛景况
1987年,发现“南海1号”以后,如何打捞并开展考古工作,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没有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当务之急是马上组建一支自己的水下考古队伍。当时马上面临一个问题:到底是让潜水员学考古,还是让考古人员去学潜水?后来算了一笔账。潜水员学考古要花4年时间,考古人员去学潜水只要花半年时间。中国有这么多年轻的考古人员,找几个去学潜水并不难。
就这样,中国终于有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当时年轻力壮的崔勇,通过了严格的体检,成为队员之一。如今30多年过去了,崔勇也临近退休之年。作为中国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崔勇很庆幸自己在职业生涯一开始就遇见了“南海1号”,并与这艘传奇沉船打了30多年的交道。
自从2007年将这艘传奇商船打捞出水后,经过十多年的细致发掘考察,目前相关考古工作已近尾声,“目前看来,考古发掘工作会在今年内结束,但是保护工作还会持续很多年,”崔勇说,“南海1号”是一个文物宝藏,“有太多的子课题可以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消化古人以如此悲壮的方式遗留下来的史料,才觉得对得起这条船为我们留下来的信息。”
800多年前,一群人,上了一艘船,做了精心的准备,满载着精美的货物,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驶向前方,也驶向未知。
800多年后,我们关注这艘在航行中沉没的南宋商船遗址,除了关注其考古价值,其承载的人的勇气和智慧的故事,也不应该被遗忘。
近些年来,一些历史学者已经根据最新考古材料发现,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约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通,用以交易的丝绸主要是蜀锦。也就是说,成都可以称为是丝绸之路的源头所在。公元前2世纪以来,从四川成都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的“蜀身毒道”,则打通了“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汉代以后,尤其是宋代之后,水路航运开始发达,“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从遥远的春秋战国到南宋时期,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路线,但其中体现出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活力和不断寻求对外交流的心胸,却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