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大山深处有画师(2)

在这间由粮仓改造的画室里,农民们正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黄柏友正在一丝不苟地画线条。“我们是流水作业,我这里是第一道工序。”49岁的黄柏友之前在广东东莞打工10年,无法照顾老人孩子,让她很内疚。村里画室开了,她就辞职回到了村里,“现在一个月收入稳定在3000多元,关键是不耽误农活,还能照顾家人!”

“画室现共有50多名农民画师,农忙拿锄头、平时拿画笔。”新河村党总支书记王春球介绍,“当初村里100多人报名学习哩!”

农民画产业是小河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之一。目前,小河乡共有工艺国画、油画和创意画等6个画室,农民画师460名。小河乡通过村企合作模式,统一培训、销售,将“摸锄头”的农民培养成“摸画笔”的画师,画作畅销海外10余个国家,带动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小河乡有5个村子,1.5万余人,几年前是浏阳市贫困人口占比最高的乡镇。近年来,小河乡通过发展农民画、乡村旅游等,打造了鱼鳞坝、艺术街、活字印刷非遗馆、星河天文台等一批乡村旅游打卡地,一年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不但实现了精准脱贫,还初步实现了村子美、村民富。

“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家乡,没想到我的画代替我走到了国外。”一幅画毕,詹秋明又构思起下一幅作品,“我想画一幅《云上的小河》,画出大围山、小溪河、1000多年的罗汉松,还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人民日报》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