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善庄镇地里正在收获马铃薯。新京报记者曹晶瑞摄
“北纬41度是马铃薯的黄金产业带,这些地区的马铃薯最佳种植期、收获期分别在每年5月和9月。对于北京来说,3月种植,7月收获的马铃薯刚好填补了市场空窗期,保证了暑期马铃薯市场供应。”薯都凯达华北区负责人王学鹏称。
请专家选育适合当地的土豆品种
马铃薯喜欢沙质土壤、温差大,魏善庄镇2000亩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显然不是马铃薯最喜欢的,如何让镇里的“暑期档”马铃薯高产就成了核心问题。魏善庄镇联合内蒙古薯都裕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等做了很多尝试——选育适合大兴区魏善庄镇的土豆品种,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改良管理模式,调试优化作业机械,甚至连收割、分拣、运输的方式也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调整。
从上周开始,魏善庄镇2000亩马铃薯开始批量成熟,亩产预计能达到2吨。王学鹏坦言,相对于马铃薯主产区的秋收马铃薯亩产2.5吨至3吨,魏善庄镇亩产2吨不算特别高产,但对于7月收获的夏季马铃薯来说,首次种植,如此产量已然很可观。
魏善庄镇首次种植马铃薯产量已经很可观。新京报记者曹晶瑞摄
“随着马铃薯种植技术、经验的不断摸索、改良,明年这2000亩地的马铃薯产量预计会更高。”王学鹏称。
统筹优化粮食、蔬菜种植结构
对于段锐峰和王学鹏来说,自双方开启合作模式后,蹲在田间边吃盒饭边探讨业务就成了家常便饭。“很多问题都是蹲在地头开会摸索解决的。”段锐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