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7月19日电(记者邵鲁文)盛夏时节,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正陆续“奔赴”全国各地,给学子们送去捷报。近几年来,一份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不仅是高校给新生的第一份“见面礼”,也传递着大学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情怀。
9月份即将进入山东师范大学就读的孙井怡,近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与她想象的一张卡纸不同,通知书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与手绘插画结合,打开录取通知书,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美妙画卷。
山东师范大学的礼盒装录取通知书。
山东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职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莹告诉记者,学校希望通过录取通知书,把校园文化和学校的历史展现给新生。
记者发现,不少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四川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以“锦凤传书”为设计理念,卷首为一只凤鸟,环绕着四川大学的标志,凤首口衔录取通知书,卷尾是翻涌的海浪,象征川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书卷以褐色与金色为主,古朴且富有历史厚重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则充分体现出学校的学科特色。使用专用的App扫描不同区域,可以看到建校70周年3D动画、飞行器的AR介绍以及3个校区的3D建筑展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通知书。
还有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凸显历史传承。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由退休老教师、社会文化人士、校友等共同为2022级新生书写,这也是学校第十六年以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