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记者手记: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2)

广大科技人员、农民群众、主管部门不放弃,紧抓抗涝保播、促弱转壮、防病治虫、“一喷三防”。农业农村部用大数据绘制了晚播麦、“一根针”“土里捂”的苗情分布图,挂图作业、督战督办。开春后各方力量共同打出促弱转壮组合拳。由于“立夏”后天气条件好,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落得实,夏粮终于迎来了沉甸甸的丰收。

“我在河北指导时,对有些‘土里捂’的麦田,有的农民当时想毁种,我们扒开土壤发现种子已经萌动了,建议农民耐心等待,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最后每亩也打了八九百斤。”赵广才说。

据不少地方反映,今年即使冬前“土里捂”的小麦,后来亩产量也有八九百斤。通过扎扎实实努力,大家发现,过去农业教科书上写的“冬前麦子土里捂,来年产量五百五”,其实也可以再探究。

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在今年的夏粮生产中,科技人员也有新的收获。

据赵广才介绍,他们的课题组在北京北三环边上的中国农科院试验田,开展了播期试验。去年“霜降”期间播种的小麦,是典型的晚播弱苗,经过实收测产,每亩地产量822.5斤;“立冬”期间和“小雪”期间播种的小麦是“土里捂”,今年3月份才出苗,最后产量分别为每亩784.4斤和775.7斤。这正印证了一句农谚,“三分在种七分靠管,只要管好照样增产”。

生产中的新问题,促使科研人员不断探索、不懈创新。这种科学精神,正是广袤田野欣欣向荣的希望。

在这个丰收的夏天,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让人们致敬辛勤,弘扬科学,凝聚力量。夏粮首战告捷,全年粮食生产大头还在秋粮,任务依然很艰巨。但是,有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辛勤劳动,有各地各部门勠力同心共担重任,有保夏粮夺丰收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和经验,相信我们有能力再迎一个丰收年。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